-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一、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概念;
1)典型血肌钙蛋白(tropotin)升高和降低过程,或加上心梗系列标记物CK-MB迅速升高和降低动态变化过程,并伴有至少一项:
A 缺血症状
B 心电图出现病理性 Q 波;
C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ST段抬高或下 移);
D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成形术)。
2)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学改变 ;1、心肌梗死概念及定义;2、临床表现;3、坏死心肌细胞的检出 ;3.1病理学
①心肌梗死发生之后,细胞坏死并非即刻发生(动物模型至少需要15分钟)。肉眼或显微镜下的心肌坏死需要6小时,心肌细胞完全坏死需要4-6小进或更长,取决于侧枝循环情况及冠状动脉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阻塞
②按梗塞面积分类:微小灶坏死(点状坏死)、小灶坏死(面积不足左室10%)中度坏死(左室10%-30%)或大面积坏死(大于左室30%)
③按梗死位置分类:前壁、侧壁、下壁、后壁或间隔梗塞;④病理学心梗分类
急性心梗以多形白细胞出现为特点
近期心梗即愈合中的心梗,可见单核细胞和纤维细胞;而不是多形白细胞
陈旧心肌梗则只见瘢痕组织而无细胞浸润,心梗愈合过程通常需要5-6周或更长时间。
⑤病理学心梗分期
急性期(6h-7天)、近期(7-28天)、陈旧性(30天以上)。
⑥心电图
心肌缺血事件的时间概念与急性心梗的病理学时间可能并不一样。;3.2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
①由于心肌细胞坏死,会有不同的蛋白物质释放入血循环中,如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和I,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其他蛋白物质
②临床上有急性缺血时,血中肌钙蛋白和 CK- MB 等敏感性和特异性生化标志物升高,则诊断为心肌梗死
③这些生物标志物反映了心肌损伤,但不能说明其损伤的机制
④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是肌钙蛋白(I或T)肌钙蛋白是具有心肌组织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持续增高7-10天或更长时间;⑤最佳的替代是CK-MB,它比肌钙蛋白的组织特异性低。但数据表明其对不可逆损伤的特异性却很强。
CK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中,不作为AMI常规诊断项目,CK必须与其他更敏感的生物标志物一起化验。早期血标本正常,而临床高度可疑,应该于入院时,入院后6、9、12、24小时分别化验。
再发性心肌梗死 使患者危险增高,如果第一份血样肌钙蛋白增高,那么每隔一段时间,要测CK-MB或肌红蛋白,以明确心梗发生时间。 ;3.3 ECG
RBBB不干扰Q波诊断,LBBB通常会掩盖Q波;LBBB出现新Q波应考虑病理性的。;3.4影像学
影像学技术目前被用于以下几方面:
(1)在急诊室,帮助我们排除或证实AMI或缺血;
(2)鉴别导致胸痛的非缺血性情况;
(3)明确近期及远期预后情况;
(4)明确AMI机械性并发症间隔等等。
心脏超声优点:能评估急性胸痛的大多数非缺血原因,如心包心肌炎、并膜疾病(主动脉狭窄),肺梗塞及主动脉夹层,心肌壁厚度损伤20%时,超声可查出节段性异常。 ;4、特殊治疗所致 MI ;4.2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后心肌损伤机制有许多,包括缝针直接损伤、心脏移植损伤、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缺氧、冠脉或桥血管栓及其他情况。 ;5、冠心病演变过程心梗的含义;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新概念 ;急性心肌梗死(AMl)治疗进步
1)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对心肌频发缺血和心衰等并发症的处理。
3)药物的广泛应用(阿斯匹林、p-受体阻滞剂、ACEI、GPⅡb/Ⅲ2受体拮抗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的应用)。
4)最重要的是心梗“罪犯”血管重新开放,心肌恢复前向血流(溶栓治疗,PTCA及置入血管内支架)。;1、急诊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比较
分析10项随机使用两种治疗手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短期疗效,急诊直接PTCA和静脉溶栓相比死亡率(4.4%:6.5%)。治疗后死亡和非致死再梗死发生(7.2%:11.9%),脑卒中的发生率(0.7%:2%) (JAMA1997:278:2093-8);;长期随诊结果
395例患者随诊5±2年,PTCA组死亡率13%,溶栓组死亡率24%,前者和后者相比死亡率下降46%,而非致死性心梗下降73%。在30天内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下降13%。30天以后随访中死亡率和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下降62%
(NengLJMed1999:341:1413-9)。;2、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和急诊PTCA比较 ;(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有如下优点:
①支架术后血管腔较大,血管壁平滑,可减少涡流,减少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②提高冠脉储备能力
③降低再狭窄率。冠脉内支架除上述优点外,近年一用的高压气囊扩张合并使用阿斯匹林和Ticlid 抗血小板治疗,明显减少了亚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