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要点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多与变应原、 物理、化学刺激有关) 2.双肺可闻及哮明音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上述症状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通过实验室检查证实 明 确 诊 断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治疗要点] 原则: 1、 消除病因(脱离变应原) 2、 控制急性发作 3、预防复发 避免各种诱因,脱离变应原,这是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采用阶梯/综合治疗 治疗措施 避免诱因,脱离变应原; 控制、消除症状:平喘,排痰; 氧疗; 抗感染; 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效性咳嗽、痰液多而粘稠、支气管痉挛、疲乏等; 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粘液分泌增加、气道阻塞有关; 焦虑:与反复哮喘发作和呼吸困难有关 预期目标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呼吸 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紧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可加重或诱发呼吸困难,医护人员应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产生信任和安全感; 2、保持适宜的环境: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刺激物,防止患者接触变应原,避免哮喘诱因;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3.饮食护理 大约20%的成年人和50%的哮喘患儿可因不适当饮食而诱发或加重哮喘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食物为主,如哮喘发作与进食某些异体蛋白(鱼,虾,蟹、蛋类、牛奶等),应忌食;某些食物添加剂(酒石黄、亚硝酸盐)也可诱发哮喘,应当注意。 慎用和忌用某些引起哮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 戒烟,戒酒 若无心,肾功能不全时,应鼓励病人饮水2000~3000ml/d,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注意输液速度。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4、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呼吸的频率、深度、类型及呼吸困难程度;观察痰液的频率、量及粘稠度,咳嗽的能力及方法等;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5.保持身体清洁舒适 哮喘病人常会大量出汗,应每日以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和舒适。协助并鼓励病人咳嗽后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6.氧疗护理 重症哮喘病人常伴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存在,应遵医嘱给与吸氧,吸氧流量为每分1~3L,吸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为避免气道干燥和寒冷气流的刺激而导致气道痉挛,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温暖湿润。 7.专人护理,持续心电监护,定时监测血压 脉搏 呼吸,注意心电图,神志的变化,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肺功能检查的指标。严密观察有无自发性气胸、肺不张、脱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并发症。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缓解症状 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等—控制炎症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氨哮素,雾化吸入时喷药则深吸气,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是控制急性发作的首选药。偶有心悸、头晕、手颤等副作用。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①稀释后静脉注射时间应在10min以上; ②慎用于妊娠、发热、小儿或老年,心、肝、肾功能障碍或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③与部分药物合用时减少用量。 ④观察用药后疗效和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茶碱类 护理措施 5、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每日剂量分2次吸入,喷药后用清水充分漱口,防止咽部真菌感染; 长期吸入剂量>lmg/d可引起骨质疏松 等并发症,应注意观察; 全身用药宜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嘱病人勿自行减药或停药; 糖皮质激素 (如强的松,必可酮等) 护理措施 指导病人作缓慢的深呼吸,并予低流量吸氧;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 耐心指导病人和家属认识长期防治哮喘的重要性 ; 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 ; 帮助病人理解哮喘发病机制及其本质、发作先兆、症状 ; 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 ,正确用药;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健康教育 雾化吸入器的使用 护理措施 雾化吸入的正确使用 定量雾化吸入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