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杀虫药剂的致毒症状是指试虫对药剂中毒后,其行为、形态等表象发生明显的改变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现象。症状和机理的关系就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1 症状描述很模糊,用语不严格
2 对症状描述很粗糙,不系统
3 对症状与机理的关系阐述不清楚 ;1 选用不同目的昆虫
2 选用不同虫态的试虫。卵、幼虫、成虫、蛹。
3 多采用几种处理方法。点滴法、饲喂法等。
4 观察条件要统一。温度、光照、湿度等。
5 剂量问题。
6 亚致死效应。
7 借助一定的工具。
8 描述要详细,记录要有连续性。 ;图1 DDT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麻痹;B 死亡;C 死亡;D 兴奋;E 痉挛;F 死亡; (1)可以明显地分为兴奋、痉挛、麻痹、死亡共四个阶段,且伴随有体表失水、呕吐、足和触角颤抖等症状;;(2)症状与作用机理之间的关系为:DDT结合在钠通道上,延缓了钠通道的关闭,形成了动作电位重复后放,从而使神经持续兴奋,昆虫就表现出兴奋症状。在重复后放之后就是不规则的后放,有时产生一连串动作电位,有时停止,从而导致痉挛及麻痹,到重复后放变弱时乃进入完全麻痹,而传导的停止即是死亡的来临。DDT对多种ATP酶的影响是导致昆虫呕吐、颤抖的主要原因。;图2 功夫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痉挛,示拉出产卵器;B 痉挛,示呕吐;C 死亡;D痉挛;E 麻痹;F 死亡;图3 氯氰菊酯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痉挛,示足、翅异常;B 死亡,示腹部皱缩、翅异常;C 痉挛;D 麻痹,侧卧;E 麻痹,瘫软状;F 死亡;G 对照;(1)可分为四个阶段:兴奋、痉挛、麻痹、死亡。而Ⅱ型菊酯类杀虫药剂的典型中毒症状仅有痉挛、麻痹、死亡三个阶段。;(2)致毒症状与作用机理的关系为:Ⅰ型菊酯与钠通道结合后延缓钠通道的关闭,使其长时间开放从而引起动作电位的重复后放。Ⅱ型菊酯作用于钠通道后也可以产生延长的钠电流引起负后电位去极化,振幅和时程增加,在负后电位去极化达到兴奋阈值时,发生后效,引起神经肌肉痉挛产生超兴奋,使运动失调,表现为强烈的痉挛,但钠通道一直不关闭,则使神经传导被阻断,昆虫麻痹死亡。?; DDT和Ⅱ型菊酯类药剂在症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DDT引起的中毒速度慢于菊酯类;二是DDT可引起持续兴奋,Ⅱ型菊酯引起的兴奋不明显;Ⅱ型菊酯中毒后,在痉挛期,粘虫幼虫的足似乎完全充满了体液而暴突出来,整个虫体似乎成半透明状,而DDT中毒后无此现象。;图4 丙体六六六对粘虫的致毒症状
A 兴奋;B 痉挛;C 麻痹;
D 死亡;E 对照; (1)中毒症状分为兴奋、痉挛、麻痹、死亡等几个阶段。兴奋主要表现在试虫在四处爬动的过程中会不时地将头胸高高举起,静立不动。在痉挛期,试虫的主要中毒特点为全身抽搐,足、口器等颤抖不已,难以正卧或爬动。在麻痹期,最明显的特征也反映在足上,因足麻痹而呈瘫卧状,麻痹似乎为局部性的。死亡试虫的体躯会极度皱缩,体长仅为对照的一半,特别是体躯腹部紧缩在一起,周长也较对照小的多,因而显得头特别大。; (2)致毒症状与作用机理之间的关系为:药剂刺激前突触膜,加强了ACh的释放,ACh在突触间隙大量积累而不断地刺激AChR,引发动作电位,试虫兴奋、痉挛;过量的ACh可阻断神经的传导,造成试虫死亡。;图5 久效磷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痉挛,示足、翅异常;B 死亡,示足异常、口器伸出;C 兴奋;D 痉挛,示呕吐;E 昏迷;F 对照;G 死亡;图6 辛硫磷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昏迷,示足、翅异常,且口器伸出;B 兴奋;C痉挛;D 昏迷,示体皱缩,且拉出部分直肠;E 对照;F 死亡;G 呕吐致滤纸变色;图7 马拉松对家蝇和粘虫的致毒症状
A 昏迷,示口器、足异常;B 昏迷,示足、翅异常;C死亡,示产卵部分伸出,足、翅异常;D 兴奋;E 痉挛;F 对照;G 死亡; (1)分为兴奋、痉挛、昏迷和死亡四个阶段。兴奋期的主要症状为:试虫的运动速度、强度明显增强,不停地爬动或起飞;痉挛期的主要特点是试虫的触角、口器、足、翅等器官颤抖、抽搐,反吐胃液,排泄异常,甚至会拉出直肠,或生殖器外伸,难以缩回;昏迷期的特点为试虫静卧不动,但对机械刺激有反应;死亡期的特点为试虫体壁干燥,体躯皱缩,体长仅为对照的一半。另外,在兴奋前,试虫有一定的安静期。; (2)致毒症状与作用机理的关系为:有机磷杀虫剂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导致突触间隙积累大量的乙酰胆碱,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不断地被激活,突触后神经纤维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使中毒试虫兴奋,但是过量的乙酰胆碱又可造成突触传递阻断,从而抑制了神经传导,使昆虫在中毒后期逐渐地失去活动能力,昏迷死亡。有机磷类药剂中毒后,随着昆虫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降低,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蝶云星空 V7.7_产品培训_供应链_组织间结算.pptx VIP
- 基于CFD的某特种电动汽车空气动力学分析与改进设计.docx VIP
- 金蝶云星空+V7.5.1产品培训_财务_存货核算.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标准版V8.1_产品学习_存货核算.pptx VIP
- 2025年材料进场验收、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pdf VIP
- 金蝶云星空标准版V8.1_产品学习_出纳管理.pptx VIP
- 《我喜欢红色》朗诵词(转载).pdf VIP
- 金蝶云星空V8.1产品培训_制造_质量管理.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 V8.1产品培训_财务_应付款管理.pptx VIP
- 《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