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穿刺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室出血铸型 治疗原则: 1、及时引流脑室内积血、积液,降低颅内压; 2、尽快以较频繁的冲洗、粉碎、液化血肿的方法清除脑室积聚的血凝块,使脑脊液循环恢复通畅; 3、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出现双侧脑室压力不均衡现象,对麦氏孔不通畅者应行双侧脑室引流; 4、严重铸型积血可采用多针穿刺、行对口冲洗可获良好效果。 处理方法 1、单侧脑室积血,采用单针行侧脑室额角或三角区穿刺; 2、双侧脑室积血,视病情选择双侧脑室穿刺; 3、穿刺成功后,可用振荡手法在脑室血肿中心破碎血肿,使其溶融成一空洞。脑室内仅注入单一尿激酶作液化剂,每4—6小时一次; 4、根据病情可另作腰穿放出出血性脑脊液等方法,以加快积血的清除。 讨论 男,70岁,突起昏倒神志不清3小时入院。体查:GCS评分记8分,瞳孔等大3MM,颈抗感明显,膝反射迟钝,双巴氏正阳性。 手术方案?若选穿刺引流,穿刺引流血肿与侧脑室穿刺是否要同时进行?穿刺的先后对预后有无区别?侧脑室穿刺的部位有无区别? * 室间孔位于翼点上方接近2cm处的深部,恰位于冠状缝下三分之一的后方,在脑表面它位于额下回盖部中央的深部。 * XiangYa Hospital 解剖基础 一、脑室形态 解剖基础 解剖基础 二、脑脊液的循环 解剖基础 适应征 1.诊断性穿刺 (1) 脑室造影; (2) 采集脑脊液标本作化验; (3) 鉴别脑积水的类型。 即作脑室和腰椎双室穿刺,用染料测试两者是否相通。 方法:将染料(对神经组织无损伤)如PSP与靛胭脂注入侧脑室内,如果染料能出现在腰椎穿刺的CSF中,表明脑积水属交通性,反之为阻塞性。 适应征 2.治疗性穿刺 (1) 暂作脑室引流,暂时缓解颅内压,特别对枕骨大孔疝是一种急救性措施; (2) 开颅手术时或手术后用以降低颅内压; (3)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或恶性肿瘤蛛网膜下腔转移,特别是白血病); (4)脑室内有瘀血急需清除者; (5)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 禁忌征 (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 (2) 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时 (3) 脑室穿刺必须十分慎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由于出血来源不明,为了避免穿刺损伤引起出血和致病菌感染,除了急救外,一般不作脑室穿刺 (4)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作脑室穿刺 (5) 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 穿刺位置 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和急救性引流 (2)方法:仰卧位 穿刺点: 发际上、中线旁开2-2.5cm; 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 或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cm,中线旁开3cm 秃顶病人:眉弓上8~10cm,中线旁开2.5cm 深度: 5-5.5cm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连线; 优缺点: 侧脑室额角较大,易刺中,无脉络丛,便 于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术。但该处皮质血管较 多,大脑半球肿瘤时额角移位较多,到使穿 刺困难。 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枕入法(穿刺侧脑室枕角或三角区):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一枕大池分流术和后颅窝手术及手术后作持续脑脊液引流;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 枕外粗隆上方4-7cm中线旁开3cm 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眉嵴 深度:5-6cm 优缺点: 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 多或不 严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 络丛而引起出血。作脑室持续外引流时,头易将 引流管压瘪致不通畅,伤口易受压。 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 (1)应用范围:常用于脑室-心房分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等。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在外耳道上、后方各3-4cm处(我院4cm) 方向:穿刺针垂直刺入 深度:5-6cm 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优缺点: 侧脑室三角区最大,易刺中,发生移位机会不多或不 严重,且该处皮质血管少。但可能伤及脉络丛而引起出血。 *右利手者禁经左侧穿刺,因易造成感觉性失语。 经前囟法: (1)应用范围: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 (2)方法:侧卧位 穿刺点:前囟两侧角连线上离中点1.5-2cm 方向:针头指向同侧外眦 深度:针头进入约1.5cm后,每进0.5cm即应抽出针芯,查看有无脑脊液流出,进针深度约2-5cm。 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5.术中穿刺 (1)应用范围:经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时,帮助提供合适的术野。 (2)方法:翼点入路体位 【1】潘氏点穿刺法 穿刺点:潘氏点(paine JT) 方向:前颅窝底内侧眶板上方2.5cm,侧裂静脉前方2.5cm 深度:5cm 操作方法与应用范围 【2】改良潘氏点穿刺法 穿刺点:改良潘氏点(paine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