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页,共25页 抗菌药物应用案例-合理? 肺炎 静脉 头孢他啶2g qd 1 金葡菌感染 静脉 头孢曲松2g qd 2 第二页,共25页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共同特性 杀菌剂 对人体毒性低 t1/2短(除头孢曲松) 时间依赖性一日多次给药 应用广,不良反应较少 第三页,共25页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特性 多个亚类 抗菌谱不尽相同 代谢排泄途径不同 特殊人群进行调整 特殊不良反应 第四页,共25页 回答问题 肺炎 静脉 头孢他啶2g qd 1 时间依赖性药物,需要一天多次给药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第五页,共25页 分类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类 第六页,共25页 青霉素类共同特点 杀菌作用强、毒性低 新品种抗菌谱广、价廉 大剂量CSF浓度高 过敏反应率高 第七页,共25页 青霉素分类 不耐酶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美洛西林 哌拉西林 磺苄西林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氟氯西林 不耐酶 耐酶 广谱 青霉素G 青霉素V 苄星青霉素 第八页,共25页 青霉素G: 抗菌谱: 对链球菌属包括A组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具高度抗菌活性,肺炎链球菌近年来出现耐药株(PISP、PRSP) 临床适应证: ? 首选用药:溶链、肺链、脑膜炎球菌所致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螺旋体所致的梅毒、钩端螺旋体 ? 其他病原体所致的气性坏疽、淋病、鼠咬热 不良反应 ? 主要为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疹、药物热等 ? 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第九页,共25页 不良反应 ⒈过敏反应(降解物或高分子聚合物导致) 药疹和血清病型反应(多但不严重) 过敏性休克(少见而严重) ⒉ 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 在治疗螺旋体病或炭疽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全身不 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可能是螺 旋体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或螺旋体释放内毒 素致热原的关系。 ⒊其他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肌注钾盐较明显; 高钾、高钠血症: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发生; 青霉素脑病:鞘内注射或大剂量静滴可发生。 现配现用 第十页,共25页 过敏性休克 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主要表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性哮喘、血压骤降、惊厥、昏迷 过敏性休克的主要防治措施:①详细询问病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 ②注射前应做皮试,更换批号时应重做皮试; ③药物必须临时配制; ④不在无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⑤使用前半小时加强观察; 第十一页,共25页 青霉素皮试方法 皮试液的制备: 青霉素类药物可用青霉素G作皮试,用0.9%氯化钠注射 液稀释为500IU/ml的皮试液; 试验方法: 用75%酒精消毒前臂屈侧腕关节上约6.6 cm处,用1mL注 射器抽取青霉素皮试液0.1mL皮内注射(小儿注射0.02-0.03 mL),使成直径等于或小于0.5 cm的皮丘,拔针后切勿按揉 结果观察: 皮内注射20 min后,如局部出现直径大于1cm的红肿或 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疱者或有头晕、心慌、恶心感均判为阳 性;对于可疑阳性者,应在另一侧前臂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试 验。 第十二页,共25页 头孢菌素类讲解提纲 1、 分类 2、 抗菌谱 3、 临床应用 4、 肾毒性 5、 注意事项 第十三页,共25页 分类 头孢吡肟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 头孢唑肟 头孢呋辛 头孢美唑 头孢唑林 头孢拉定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第4代 第十四页,共25页 抗菌谱G+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第4代 G+球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 G+杆菌 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 弱于前两代 比第三代略强(金葡、肺链) 葡萄球菌属:表葡、溶葡、金葡 (甲氧西林敏感) 链球菌属: 溶链、肺链、化脓链、草链 G+杆菌: 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第十五页,共25页 抗菌谱G-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第4代 弱或无效 较第一代强(G-杆菌) 与第三代相仿或略强 无效 无效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有效 强于前两代(肠杆 菌科) 抗铜绿 假单胞 菌活性 第十六页,共25页 抗G-菌变化趋势 第4代 第3代 第2代 第1代 抗G-菌 逐渐增强 第十七页,共25页 临床应用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第4代 G+球菌、 G+杆菌 所致感染 G+菌、G-菌轻中度感染 G-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