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太阴病辨证论治;学习要求:; 概 说;一、太阴之生理:
(一)太阴之气是脾主运化功能的概括。
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
(二)足太阴脾经的经络深布于腹内。
(三)太阴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脾与胃: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2、脾与肾:脾之运化赖肾阳的温煦。
;;二、太阴之病理:;三、太阴病的诊断:;2、若脾阳损及肾阳,则有病转少阴之机
3、脾阳恢复有三种情况:
阳复适当,其病向愈;
阳复太过,化燥成实,转属阳明;
阳复太过,邪热与体内停湿相搏而为湿热发黄;太阴病本证:四逆辈;太阴病发病示意图:;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太阴病提纲(273/P292);太阴腹满
脾阳不足,寒湿郁滞
腹满时减,复如故,伴下利;;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太阴病本证病机、辨证要点及治则(277/P293);;太阴兼表证的治法(276/P294);;桂枝加大黄汤证;寒湿发黄的证治及禁例(259/P297)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太阴中风欲愈候(274/P298);太阴阳复自欲候(278/P299);太阴转属阳明候(187/P300);归纳
①脾家实,腐秽当去
②寒湿不化,转为阴黄
③脏病还腑,转为阳明病
④脾损及肾-少阴病
⑤误治传变-厥阴病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