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痉挛与肌张力评定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 异常肌张力 (二)肌张力迟缓 肌张力迟缓即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的状态称为肌张力迟缓。 肌张力迟缓可由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所致,但为暂时性的,也可由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还可由肌肉疾病所致。 肌张力迟缓为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同时减弱或消失;肢体抗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肌力降低或消失,除此之外,还可伴有肌力弱、瘫痪、低反射性和肌肉萎缩等表现。 五 异常肌张力 (三)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肌肉张力损害、持续和扭转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肌肉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遗传因素所致;也与神经退行性疾患或代谢性疾患有一定关系。 肌张力障碍特征为: 肌肉收缩快或慢,且表现为重复、扭曲;肌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其中张力障碍性姿势为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数分钟或更久。 六 痉挛的临床意义 (一)痉挛的积极意义 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2.在无承重和失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疏松。 3.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 4.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5.可相对保持肌容积。 6.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但向心收缩力弱。 六 痉挛的临床意义 (二)痉挛的负面影响 1.由于阵挛、髋内收呈剪刀样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立平衡。 2.由于伸肌痉挛和阵挛而损害步态的摆动相。 3.可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4.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5.由于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而造成挛缩危险。 6.由于屈肌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这一现象也可发生在床位和轮椅体位。 7.由于自发性痉挛而导致睡眠障碍。 8.由于痉挛或阵挛而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 9.由于髋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 10.虽然大部分痉挛可无疼痛,但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第二节 肌张力评定 一、肌张力检查 (一)肌张力降低 评定者拉伸评定对象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 评定对象不能自己抬起肢体,或当肢体运动时可感到柔软、沉重感,当肢体下落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无法保持原有姿势; 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肌的外形与弹性,呈现松弛软弱。 一、肌张力检查 (二)肌张力增高 表现为肌腹丰满、硬度增高; 评定对象在肢体放松的状况下评定者以不同速度对其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阻力,甚至无法进行被动运动; 评定者松开手时,肢体被拉向肌张力增高一侧。 长时间肌张力增高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肌腱挛缩,影响肢体运动; 痉挛肢体的腱反射常表现为亢进。 一、肌张力检查 (三)影响肌张力异常临床检查的因素 体位和肢体位置与牵张反射的相互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 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等 评定对象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某些药物的服用 评定对象的整体健康水平 环境温度 其他 如膀胱状态、发热与感染、代谢即电解质紊乱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二、肌张力分级 (一)肌张力减低 肌张力迟缓的评定相对简单,可将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到重度两级评定 级别 评 定 标 准 轻度 肌张力降低,肌力低下,肢体放在下垂的位置上只有短暂的 抗重力能力,能完成一定的功能性动作 中度到 肌张力明显下降或消失,MMT检查为0级或1级,将肢体放在 重度 抗重力的位置上,肢体迅速下落,不能完成功能性运动 二、肌张力分级 (二)肌痉挛 对肌痉挛手法检查是按岁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定的。常用的分级方法为Ashworth分级。另外,对肌张力减低和肌痉挛也可以采用神经科分级方法。见表7-1 三、反射检查 进行反射检查应特别注意检查评定对象是否存在腱反射亢进等现象。检查方法是直接用指尖或标准的反射叩诊锤轻叩,检查腱反射导致的肌肉收缩情况,可按0~4级评分。 0级为无反应 1+级为反射减退 2+为正常反射 3+级为痉挛性张力过强,反射逾常 4+级为阵挛 四、被动运动评定 被动运动评定可以发现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以发现是否存在肌张力过强、肌张力过强是否为速度依赖、是否伴有痉挛,并与痉挛进行比较和鉴别。 (一)评分标准 可按神经科分级方法,也可采用其他的等级评分法。 四、被动运动评定 (一)评分标准 1.神经科分级法 分为0~4级(表7-1) 四、被动运动评定 (一)评分标准 2.其他的等级评分法 0级:无反应(肌张力迟缓) 1级:反应减弱(肌张力低) 2级:正常反应(肌张力正常) 3级:逾常反应(轻或中度肌张力高) 4级:持续反应(严重肌张力高) 此外,Ashworth评分法也属于被动运动评定范畴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