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1;一;小儿推拿的定义;二;一、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含义:前者是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现象的概括。后者是指小儿形体结构、生理功能活动都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
2.临床表现:
⑴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易为外邪侵袭
⑵脾常不足:脾胃薄弱,易运化功能失常
⑶肾常虚:肾精未充、肾气未盛,随成长逐渐充盛
⑷心气未充:心神怯弱,易受惊吓
⑸肝气未充:阴血失养,经筋刚柔未济,易好动抽搐
;二、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器轻灵,易趋康复。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1.发病容易
①肺常不足:易感受外邪入侵,发生肺系疾病,居首位。
②脾常不足:易运化失常,发生脾胃系统疾病。
③肾常虚:易发生先天元精不足而引起的解颅、胎怯、胎弱、五迟五软等肾系病证。
④心常有余:易从火化、上扰心神,发生惊悸、神昏。
⑤肝常有余:易从热化、引动肝风,发生惊惕、抽搐。
⑥时行疾病:元气未盛,御邪不足,易感疫气,如麻疹、风疹、水痘、丹痧、暑湿、小儿麻痹症等。;2.传变迅速
体现在疾病的寒热虚实相互转化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
易虚易实:指一旦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
肺炎喘嗽实证→心阳虚衰
泄泻实证→津伤液脱的伤阴虚证。
易寒易热: 指疾病过程中,疾病寒热性质转变迅速。 风寒表证→里热证;
里实热证→虚寒证。
;(二)脏气轻灵、易趋康复
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活力充沛,组织器官修复能力强,而且病因比较单纯。
三、病因特点:
外感为主,饮食次之,先天特有,情志多惊。
(一)外感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邪
(二)乳食因素:饮食偏嗜、不规律、不节(洁)
(三)先天因素:即禀赋胎产因素,如先天性疾病、胎黄等
(四)情志因素:惊恐常见
(五)意外因素:溺水、触电、烫伤、摔伤、中毒等
(六)其他因素:药物损伤、放射线损伤等;三;四诊:望诊为主,闻、问、切为辅
一、望诊
1.五色主病:
红色(或赤色)——主热证。
白色——主虚(肺虚)、主寒。
黄色——主虚(脾虚)、主湿。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证、惊风。
黑色——主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
2.五部配五脏: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3.看指纹:
①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②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部:近掌侧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③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
⑤临床意义:
浮沉分表里——深浅;
红紫辨寒热——颜色;
淡滞定虚实——流速;
三关测轻重——位置。
; “纹直为热,纹曲为寒;纹多为热,纹少为寒;鱼刺状为惊风,水字状为肺风痰咳,乙字状为食厥、慢脾或伤食下痢;曲虫状为疳积,透关射甲为疾病危重。” 《幼科发挥·三关脉纹变见歌》 ;二、闻诊:
1.听声音:听啼哭、语言、咳嗽、呼吸等声音的高亢低微
2.嗅气味:嗅口气、二便、呕吐物的气味
口气臭味→脾胃积热;腥臭→口疮、齿痈
大便酸臭→伤食;不臭伴完谷不化→虚寒泻
小便臊臭→湿热下注;清长如水→脾肾阳虚证
呕吐酸臭→乳食积滞;臭秽如粪→肠结气阻
;三、问诊
1.问年龄:与病情、用药剂量相关。
生后1周内新生儿易患脐风、胎黄、脐疮等;
新生儿和乳婴儿易患鹅口疮、脐突、夜啼;
6个月以后的婴儿易患麻疹;
6-12个月婴儿易患幼儿急疹;
婴幼儿易患泄泻;
学龄前儿童易患水痘、百日咳等;
12岁以后疾病谱基本接近成人。;2.问病情:问发病症状、时间、病因、伴随症状、治疗情况、病情变化等,结合《十问歌》。
3.问个人史:问生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既往患病史、家族史。
《幼科发挥·原病论》“问者,问病究其原也,假如好食酸则肝病,好食辛则肺病,好食苦则心病,好食甘则脾病,好食盐则肾病,好食热则内凉,好食冷则内热,是乃问而知之也。”;四、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
1.脉诊
3岁以上小儿采用一指(食指或拇指)定(按压)三关(寸、关、尺)的方法切脉
病脉:浮、沉、迟、数、无力、有力
病证:表、里、寒、热、虚、 实
小儿腹痛或惊风多见弦脉;心阳不足或心气受损多见结代脉;失血为芤脉;气血不足或湿邪较盛可见濡脉;内有痰湿或食滞可见滑脉。
2.按诊:可参照西医诊断学的触诊内容进行。;五、辨证概要
辨证强调及时准确
注重辨别主证、兼证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 高中高考备考经验课件.pptx VIP
- 黄精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doc VIP
- 项目2 2.3 植物根&茎&叶的形态与结构观察(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4)(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教学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发言:听好每一节课,走好专业每一步.docx
- 磁力泵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一种利福霉素S-Na盐的合成方法.pdf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3)(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WHO《数据完整性指南》2021(中英文对照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