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家详细报告续(Therapeutic interpretations) Antibiotic InterpretationChanges Reason Piperacillin I to R ESBL+SHVHYPER Cefuroxime S to R ESBL+ Impermeability Cefuroxime Axetil S to R ESBL+ Impermeability Ceftazidime I to R ESBL+ Impermeability Ceftriaxone I to R ESBL+ Impermeability Cefepime S to R ESBL+ Impermeability aztreonam I to R ESBL+ Impermeability 现用棒酸抑制ESBL测定方法的局限性 已发现有耐棒酸的ESBL酶 现有方法主要限于大肠和肺克的测定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产ESBL基因型不同,能检测出的抗生素底物不同. 文献报道 1752株菌中ESBL阳性392株,大肠为37.9%、肺炎克雷伯35.6%、阴沟 13.4% 聚团肠杆菌 12.5% 产气 8.8% 粘质沙雷8.7% 、 费劳地 5.9% 、嗜麦芽 5.3% 、 铜绿假单孢 3.4% 、 不动 1.5% 聚团 CTXM-12收录GenBank(AY571969) 不同国家ESBL基因型 欧美: SHV TEM 敏感底物:头孢他定 中国: CTX-M 敏感底物: 头孢噻肟 病 例 (一 ) 男,98岁,入院诊断:AECOPD 肺炎? 发烧:39.4度 X光检查:右肺肺炎 WBC:17800/m3 中性粒细胞88% 经验用药及培养结果 亚胺培南,替考拉宁,氟康唑.用药24h后症状无改变 痰培养: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 肺泡灌洗液培养:铜绿假单孢菌 入院3h做血培养:6h系统提示阳性 涂片为革兰阴性杆菌 入院24h血培养初步药敏报告:亚胺培南: R 头孢他定:R 环丙沙星:R 派拉西林/三唑巴坦:R 头孢派铜/舒巴坦:I 入院24h后改变治疗 头孢派铜/舒巴坦代替亚胺培南. 入院后48h正式鉴定和药敏报告: 铜绿假单孢菌: 亚胺培南:R 美罗培南:R 头孢他定:R 派拉西林/三唑巴坦:R 环丙沙星:R 头孢派铜/舒巴坦: I 氨曲南: S 丁胺卡那:R 专家系统提示:可能是产金属酶的细菌,对碳氢酶烯类天然耐药,氨曲南可逃离金属酶的水介。 48h改变治疗 48h改变治疗为氨曲南+妥布霉素 56h症状明显改善 48h、54h血培养:无菌生长 2天后 痊愈出院 病例二 病人血液培养:阴沟肠杆菌 经验用药:头孢吡肟,用药3天病情少有好转但无大的改变 药敏试验:三代头孢全部耐药;亚胺培南:s,头孢吡肟:S,头孢美唑:S, 丁胺卡那:S,特治星:S 专家提示:待查菌可能高产Ampc酶和ESBLs,更改头孢吡肟为R 改用药物 用亚胺培南24h后症状基本消失 3天后痊愈出院。 专家软件可提高药敏报告的质量 使体外药敏结果更符合临床疗效 避免发出错误报告 提高检验人员对耐药机制的理解 * 抗生素及其耐药菌是相伴相随、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研制和开发抗生素的历史也是耐药菌不断衍生、壮大的历史。 1940-1960年 青霉素时代 1941年以前,链球菌感染是威胁生命的主要致病原,青霉素的发现使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人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但是,1年后有学者报道发现青霉素耐药菌株,1944年Kirby分离出?-内酰胺酶,1946年、1948年、1953年青霉素的耐药率直线上升,分别为14%,50%和80%。 1960-1978年 广谱青霉素和第1、2代头孢菌素 针对?-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60年代研制出对?-内酰胺酶相对稳定的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和第一代头孢菌素,1963年首次分离出产生质粒介导的?-内酰胺酶(TEM-1)的大肠杆菌,70年代出现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菌株,产头孢菌素酶的不动杆菌广泛流行。 1978-1995年 广谱?内酰胺类时代 80年代进入广谱?内酰胺类时代,包括第3,4代头孢菌素、单环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头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目前已大约有30余种?-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发挥了强有力的抗菌作用。但是,产酶菌也在不断增多, 分离到的?-内酰胺酶已超过200种,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