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金属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 噪声、振动; *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包括细菌、病毒、其他 致病微生物)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厂房狭小、厂房建筑及车间布置不合理。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 ②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缺少通风换气设施、采暖设施、防尘防毒设施、防暑降温设施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按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十大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四)法定职业病名单(10类115种) 一、尘肺 13种 二、职业性放射疾病 11种 三、职业中毒 56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六、职业性皮肤病 8种 七、职业性眼病 3种 八、职业性耳鼻 3种 九、职业性肿瘤 8种 十、其他职业病 5种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常常不是单一的,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影响。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并造成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时所导致的疾病即为职业病。? (3)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虽然被列入因工伤残的范围,但它同工伤伤残是有区别的。一是职业病不同于突发的事故或疾病,其病症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能显现,属于缓发性伤残。二是由于职业病多表现为体内生理器官或生理功能的损伤,因而是只见“疾病”,不见“外伤”,较“隐蔽”。三是职业病属于不可逆性损伤,很少有痊愈的可能。因此对职业病重在预防。 2、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 一是在作业劳动中享有的七项基本权利。 ①得到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④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⑦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