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弈学习理论及企业组织治理研究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博弈学习理论及企业组织治理研究 2
一、经济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2
1.主流微观经济理论 3
2.经典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3
3.交易费用理论 4
二、博弈学习理论的发展动态 4
1.基本概念 4
2.重要模型 5
3.研究热点 5
三、博弈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特点 6
1.研究方法 6
2.主要特点 7
四、基于博弈学习理论的 企业 组织治理演化研究 8
五、结语 10
文2:会计舞弊及治理研究 11
一、管理舞弊的动机 11
二、审计的责任 12
三、注册会计师对管理舞弊的审计程序 13
四、结论 14
参考文摘引言: 14
原创性声明(模板) 15
文章致谢(模板) 15
正文
博弈学习理论及企业组织治理研究
文1:博弈学习理论及企业组织治理研究
Abstract:The theory of learning in games has become the frontier in econom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 With three learning modes,it studies such hot topics as system traformation,action analysi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learning in games provides a new angle for the research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Therefore,it is reasonable and inevitable that it be used in studying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governance. It is also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in widening the scope of the scienc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Key words:the theory of learning in games;bounded rationality;duplicator dynamics;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2005年,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C·谢林因其在分析现实中合作与冲突现象这一领域所作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奖。事实上,谢林是第一位明确阐述许多微观决策是如何演变为可观测的宏观行为模式的经济学家,其重要思想为博弈学习理论的 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Binmore、Fudenberg、Young等一批经济学家的直接推动下,博弈学习理论获得了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今经济学最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将对这一理论及其研究动态进行综述。
一、经济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博弈学习理论是在对已有经济理论的质疑和困惑中发展起来的,这些经济理论在方法论和认识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主流微观经济理论
新古典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着重于静态以及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均衡状态的制度如何运行以及是否具有效率。其基本理论基于完全市场竞争假说,即对于市场中任何企业而言,价格是给定的,企业不能影响市场价格,每个企业都在给定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做出其最优决策,企业之间的决策也互不相关。
由于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是分析个体最优化决策下的供求均衡,因而对微观经济主体采用了“理性经济人”假说,其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利性”,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经济人行为的根本动机;二是“理性行为”,即经济人以追求最大利润作为其行为的唯一目标,以最优化决策的所有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通常,企业被假定是同质的,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显然是对现实情况的理想假设和高度抽象。
2.经典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过去的20多年间,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广泛应用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然而,经典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分析框架基于完全理性假设,要求参与人始终以自身利益最大为目标,具有在各种环境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具备博弈规则及收益函数等“理性共同知识”,强调均衡是参与者分析和反省的结果,在复杂且多层次的交互推理中,参与人不会犯错误,不会怀疑对方的理性、能力和信任,这些前提和假设往往脱离现实经济活动的环境。
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人们在寻求一个博弈的均衡时常常使用试错的方式来达到其目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