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化课程改革复习要点
1、 教育改革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
2 、 义务教育课程分为 基础性课程 和 拓展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
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
3 、 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 15%左右, 七至九年级 20%左右。
4 、 拓展性课程可分为 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 等三类。 (1)知识拓展类课程包括 学
科研究性学习、学科专题教育、地方历史和文化教育 等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艺特长类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生活技艺等课
程, 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3)实践活
动类课程包括 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科技活动、调查探究、社会实践 等课程,旨在引导
学生探究自然、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
服务社会的能力。
5 、 一至六年级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 七至九年级全面开设 三类拓展性课
程 ,其中 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得超过 30% 。
6 、 强化德育课程。以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
和法治教育 ,突出强调 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
习、生活习惯。 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 实现 全科育人、 全程育人、 全员育人 。
7 、 课时安排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 ,不减少品
德、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和活动的平均周课时数 。
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努力增加拓展性课程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
整合实施 ,课时由学校根据实际统一安排。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
等课时安排方式。
8 、 教学组织方式。广泛推进 小班化教育 ,多形式实施协同教学、个别化教学,在初中阶段
组织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 分层走班教学 。
9 、 变革作业形式: 推广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
10、 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
11、 严格控制区域性 “统测”:一至三年级 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区域性文化学科 “统测”,
四至九年级 每学年不得组织多于 1 次 的区域性文化学科“统测” 。每学年对一所学校的
学科“统测”不超过 1 次。文化学科“统测”和教学质量监测应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
1 / 7
测的学生数:四至六年级不超过本年级学生数的 20%,七至九年级不超过本年级学生数
的 30%。严禁组织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区域性文化学科联考或月考。
12、 规范校内考试评价。 一至六年级 不组织期中考试或考查, 期末考试仅限语文、 数学
两门学科,其它学科只组织期末考查;一二年级期末考试和考查推广非纸笔测试形式。
七至九年级可组织思想品德、 语文、数学、 外语、科学、 历史与社会等 6 门学科的期中、
期末考试 ,其他学科只组织期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