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志向是前进的驱动力,计划是前进的路线图。
油罐跑冒油处理预案
为预防油罐跑冒油造成事故,减少事故损失和避免事故扩大化,做好防跑冒油工作,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①、V101罐位于我库的南角,周边均无生活区,油罐基础坚实,罐底为平底的立式内浮顶油罐,罐的周边为完好的防火堤,堤内容量大于油罐的最大容积,现装甲苯,日常最大库存量约为3500吨;造成冒油主要原因超量进油,一旦发生冒油一般量大,而且油从15米落下,产生油蒸气特别多,扩散范围大,甲苯又是中闪点易燃液体,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酿成大的事故,必须高度重视。
②、甲苯的理化特性:甲苯为无色,具芳香味挥发性气体,属低毒类。沸点为:110.6℃,闪点:4.4℃,自燃点为:552℃,密度为:0.8669左右,爆炸极限(在空气中的%)1.27---7.01,爆炸最大压力:764Kpa,不溶水,饱和气压(30℃)为:4.89Kpa.
③、甲苯危险性概述:
1、危险性类别:中闪点易燃液体;
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入;
3、健康危害:具有麻醉作用,对皮肤、粘膜有较大刺激性,可经呼吸道及皮肤侵入机体。纯品未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及染血体损伤作用;
4、环境危害: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水体的污染;
5、燃爆危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④、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钏,就医;
3、吸入:迅剌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
⑤、消防措施:
1.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火源引着回燃;若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裂开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2、有害燃烧物:CO
3、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⑥泄漏处置:切断火源。做好安全警戒工作,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到安全地带,进入污染区参加抢险人员必须符合防爆要求,而且要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穿防毒服,并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喷水雾可以减少蒸发,保护现场人员。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用泡沫覆盖可降低蒸气灾害;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⑦操作处置与储存: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着装;远离火种、热源,使用防爆设备;应与氧化剂隔离存放;灌装时要注意接地和流速,避免产生静电和静电火花;桶装搬运时应轻装轻放,防止损坏和泄漏。
运输时配齐必要的堵漏和个人防护设施。
⑧接触控制与个人防护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作业时人要站在上风口,接触该品时最好戴耐油手套。
二、防冒预防措施:
1、进油时要加强巡回检查,特别是当液位快到达安全高度时要有人现场守侯;
2、充份发挥液位计、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作用,当仪表发出报警时,要及时到现场检查;
3、要严格按作业方案作业,杜绝超安全容量装油。
三、假想事故:罐进油时,因工作人员失误,发生超量进油,二甲苯从油罐透气孔大量流出,事发时雨污挡板正确,排洪阀正确,但污水切断阀未关好,泄漏出的汽油一部份直接进入污水系统,大部份留在油罐周边防火堤内。
四、组织机构:油库成立防冒油事故领导小组,领导各班开展抢险。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预案写作指要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以及附则、附录等内容。1.总则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