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版语文八上《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导学案(精品).docVIP

2022年统编版语文八上《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导学案(精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渡荆门送别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激发学生想象力,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以及对“送别〞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象力,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以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辞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土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预习导学 1.填空题。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品《 》《 》。 2.朗读这首诗,划分节奏。 3.诗句解释。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课堂探究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4.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练习 阅读《送友人入蜀》这首诗,理解大意。 送友人入蜀 \o 李白的诗全集 \t :// shicimingju /chaxun/list/_blank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 蜀道难 将进酒 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3〔1〕我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的楚地漫游。 〔2〕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原野上奔流,浩浩荡荡。 〔3〕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气勃郁,在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4〕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土的水,它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课堂探究 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3.“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幻、推移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和发奋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土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富贵不能淫》 【学习目标】 1、能积累“诚、命、戒、正、由、淫、移、屈〞等文言词语,并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3、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开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分,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2、背景资料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编著的。本课所选的两章分别是《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自主学习】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二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文档评论(0)

131****6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