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4 荒管生产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ppt

学习情境4 荒管生产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情境4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实践操作】 一、 MPM轧管机的调整 1.MPM轧管机的调整方法 (1)按目标长度计算连轧后长度,打印轧制表,输入辊径、辊缝、转速、限动速度、预插入行程,预穿鞍座高度、芯棒直径、在线支数、润滑速度、芯棒位、毛管位、芯棒支撑架、下夹送辊位置和速度、单辊位置、脱管后辊道位置和速度等参数。 (2)限动速度不允许过低,特殊情况需要说明。限动速度选取小于第一架出口速度,芯棒前端提前管头到达最末一架,避免出现空轧,同时避免限动超行程。 (3)正常生产时需压1dmm(1dmm 即连轧1个辊缝,以下相同),可直接压最末两架,需压2dmm及以上时,应从第一架开始由前向后各机架压相同值,以保证金属流量平衡,增加壁厚均匀性,减少抱棒。同样放1dmm时,可直接放最末两架,需放2dmm以上时,应从最末一架开始由后往前放同样辊缝。 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4)轧制力曲线反映各机架之间速度关系,堆、拉趋势,由于毛管壁厚、外径、温度影响以及各架磨损不同,测量误差等,应适当调整转速和辊缝,才能真正建立金属流量平衡。调整过程中要根据辊缝、电流、轧制进行。压下量优先原则和n-1架调整法,压下量优先原则也就是调整时要根据情况优先保证压下量的正确和均匀,再进行其他方面的调整。n-1架调整法:也就是在正常情况下,当n架出现堆拉不当时应当调整第n-1架。 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2.换规格调整 (1)提前做好将来值输入,修正值记录,热测壁厚目标值、附加辊缝调整的计算工作,并进行复查确认。 (2)如果芯棒不换,可在本规格最后一支料后空约3步,即可让环形炉出一支下规格管坯,再空一个料位即可连续出料。如果壁厚由薄变厚(由厚变薄)时,应在辊缝修正值多放(压)差值2 d㎜,连轧第一架升速(降速)1-2%,注意如脱管后长度、定径后长度、常化入炉长度接近极限值时,先不要多压差值,以免管子超长,可根据轧后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如果更换芯棒,壁厚变化不超过2㎜时,连轧除正常调整外,可不做附加调整。壁厚变化2-5㎜时,由厚变薄除正常调整外,每架多压2-3 d㎜,1架降2%;由薄变厚时,除正常调整外每架多放3-4 d㎜,1架升2%,2架升1%。连轧壁厚变化大于5㎜时,应实测1-7辊缝,并参考原修正值,考虑轧辊磨损影响、辊缝偏差,进行实际调整。 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4)换规格时根据实测热测壁厚,轧制后长度进行调整。如果有异常应检查热测壁后、外径、温度等参数是否正确输入,热测装置是否到位,影响测量结果。 (5)在更换芯棒的同时,芯棒支撑架、芯棒支撑辊、芯棒位和毛管位同步进行调整到位。 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3.换辊开轧 (1)空轧前,辊缝压到位,测量准确,对发现异常辊缝要进行复核,并调整到位。 (2)空轧时,1架、2架辊缝多压10-50 d㎜,以保证空轧效果。 (3)开轧第一支时,辊缝1架放30-60 d㎜,2架放15-30 d㎜,其余各架放10-20 d㎜,转速1架降2-7%,2架降1-4%,脱管机升速1-4%,其余各架不变。1架辊缝放车最多不要超过第七架辊缝值的50%,限动速度降1-2%。遇有高钢级开轧,毛管外径大控制不下来,轧制大孔型等为了顺利开轧,避免不咬入等发生,可加大调整力度。辊缝1架放60-100 d㎜,2架放30-50 d㎜,3-7架20-40 d㎜,转速1架降5-9%,2架降2-6%,脱管升3-8%,限动速度降2-3%。 (4)当第一支轧过后,按正常辊缝压回,转速升回,并根据实测钢管长度、壁厚进行调整,达到目标值。 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4.换孔型调整 (1)预穿鞍座高度——鞍座到芯棒距离,预穿线芯棒支撑辊在上升状态下,鞍座到芯棒之间的距离。根据毛管外径,确定鞍座高度。 (2)根据毛管长度,调整轧线芯棒支撑辊的升起个数。 (3)芯棒位——芯棒到测量尺高度。 (4)毛管位——支撑辊辊面到芯棒距离。 (5)下夹送辊高度——辊面到芯棒距离。 (6)芯棒支撑架调整——以铜辊与芯棒轻触为好,孔型略紧时以不对铜辊造成冲击为好。 (7)连轧后辊道—垫块调整,根据不同孔型放入对应位置。 (8)单辊、脱管后辊道—调到相应标记高度,开轧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9)换孔型时更换本孔型对应的连轧辊、芯棒、衬瓦、事故叉、入口叉、脱管机、入口导嘴。 任务2 MPM轧管工艺与操作 5.芯棒循环使用的参数调整 (1)按要求选取限动速度,步进行程、步距。 (2)经常检查石墨黏度和设备工作情况,保证喷涂和润滑效果。 (3)正常轧制时,控制好芯棒工作段的温度(80-1200C) (4)芯棒支撑架调整要精确,以轻触为好,φ291及以上孔型略紧。芯棒支撑架

文档评论(0)

你找对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正版课件均可编辑 注意:其它人很多盗版P P T都是图片形式,买到请直接投诉退款!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