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坚守本位──《致女儿的信》教学随想.docx

阅读教学应坚守本位──《致女儿的信》教学随想.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阅读教学应坚守本位──《致女儿的信》教学随想 《致女儿的信》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封教女信,选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对于此文,我已是多次听课,也读过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案例。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偏移阅读教学本位。理解爱情的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成了教学的中心目标甚至教学重点,以致某些课异化成谈情说爱课。 课堂教学,大都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于是,课堂热闹非凡,有的说自己父母的爱情故事,有的说出自己对爱情的想望,有的说爱情是纯洁高尚的,有的说不能早恋有的腼腆,有的神采飞扬,有的大言不惭,有的吞吞吐吐下课之后,学生脑海里也就只有爱情,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一篇很有语文价值的课文就这样被敷衍了,打水漂了。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教材的引导不到位。课文前面的导语是这样写的:爱情的歌被无数人吟唱过,爱情的故事经无数人传诵过。不过,当涉世未深的你想知道什么是爱情时,恐怕很难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本文面对十四岁女儿提出的这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不回避,不敷衍,而是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这段导语,为老师们导出的教学目标是阐释爱情的真谛。再来看研讨与练习中的问题: 一、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二、联系全文,讨论下面三句话的深层含义: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三、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三个问题,虽然提问角度不同,但总的看来,都偏向于引导学生理解爱情。关于这一点,韩军老师曾客观地指出过。至于教师教学用书,也表现出这一倾向。教学建议中写道: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文学作品和大众文化(影视、歌曲、杂志等)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遐想,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初涉爱河。但什么是爱情,是需要人生的经历和智慧的积累,才能给自己一个答案的。教师可以借助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借鉴他人的生活的智慧,好好思考与品味爱情的含义。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动人故事,少一些抽象的教条。引导学生好好思考与品味爱情的含义,指向就更加明显了。 第二,教师对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不到位。对课文的人文性过度阐释和拓展,语文课就会变成思想品德教育课,这是课程改革以来阅读教学的一大偏向。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坚守本位。洪镇涛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于漪老师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把握三个方面: 1、文章写了什么? 2、是怎样写的? 3、为什么这样写?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目标应有两个层面:一是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中理解内容,学习语言为主,理解内容为辅。二是学习写作,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写作方面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强调的是学习,绝不是研究语言和章法。 要真实全面的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与其亲密接触。同样,要准确把握文章的真义,就必须与文本亲密接触。认真研读和准确把握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 那么,这封信值得重点关注的地方有哪些呢?用韩军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应该研讨哪两三点呢? 其一,研讨文章的悬念。信的第一句话: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按一般人的思维习惯,要么对女儿的问题感到不可思议,谢绝回答;要么怒目而视,责怪孩子居然提出超常的问题;要么敏感到女儿可能会出轨,加强防范。可却偏偏非常激动,为什么呢?下文接着给出答案,意识到女儿正在跨越界限,应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教会女儿做人。从我的宿愿是把生活的智慧,也可以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一句可知,只是以爱情为话题,谈的是做人的道理。这正是激动的原因。 其二,研讨奶奶童话中的三个场景、三种境界。三个场景、三种境界是韩军老师的概括,也是整封信的核心部分,阐述的是这样一个哲理: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三个场景,伴随着出现的上帝的态度变化,上帝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到最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反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