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亨廷顿病
目录
定义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总结
临床特征
Page 2
定义
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缩写 HD),又称大舞蹈病或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chore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由美国医学家乔治亨廷顿于1872年发现,因而得名。
Page 3
Page 4
定义
主要病因:第4号染色体上的染色体4P16.3区域的IT-15基因内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
产生了变异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细胞内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分子团,在脑中积聚,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
典型症状包括:舞蹈样症状、认知和精神障碍。
Page 5
流行病学
白种人多见,患病率(5-7)/10万,亚洲人患病率低,日本约0.5/10万
平均发病年龄40岁
发病后生存期15-20年
Page 6
临床特征
一、运动障碍
1.不自主运动出现:斜颈、角弓反张、弓足、运动迟缓、肌强直等。
2.自主运动障碍:手灵巧度降低、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平衡障碍、跌倒,晚期肌强直和自主运动障碍舞蹈样症状逐渐减轻。
Page 7
临床特征
二、认知障碍
思维加工缓慢、执行功能减退,短时记忆受损、智力迟钝,最后发展为痴呆。
Page 8
临床特征
三、精神障碍
抑郁、躁狂、强迫症、焦虑、冲动、社会退缩、自杀倾向。
Page 9
临床特征
四、非特异性症状
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体重减轻(无食欲减退)
Page 10
临床特征
五、青少年HD
舞蹈样症状不站主导,多表现为肌张力市场、肌阵挛、共济失调、癫痫、认知减退。
比成人进展快,生存期小于15年。
Page 11
诊断
1.阳性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女的发病几率是50%
2.神经系统
3.认知功能
4.精神状态
5.影像学(MRI、CT)
6.基因诊断
Page 12
诊断
基因诊断:
用PCR或southem印迹杂交法配合DNA测序,检测IT-15基因CAG重复次数。
正常 重复≤26次
不发病,可遗传给下一代 重复27-35次
不发病或延迟发病 重复36-39次
完全外显 重复≥40次
(敏感度99%,特异度100%)
Page 13
分期
早期:症状轻微,以抑郁、易激惹、难以解决复杂问题、轻度认知障碍,可有轻微不自主运动(如:眼球扫视运动障碍)。可独立生活。
中期:明显运动障碍,舞蹈样症状为主,吞咽困难,平衡障碍,跌倒,体重减轻,认知进一步减退。基本生活能力保留。
晚期:卧床不起、肌强直、运动迟缓。生活需他人料理。
Page 14
治疗原则
目前无任何治疗措施可延缓HD病程进展
临床治疗以经验性治疗为主
治疗目的: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Page 15
治疗原则
早期:药物针对睡眠及精神问题,重在心理教育,轻微运动障碍无需过多干预。
中期:药物控制运动与精神症状。
晚期:全面监护,停用抗舞蹈药物,避免加重迟缓,抗抑郁、安眠、胃造瘘营养支持。
Page 16
治疗原则
舞蹈样症状:
神经保护剂:辅酶Q10、肌酸、米诺环素
精神症状:
第一代:氟哌啶醇、舒必利
第二代:奥氮平、喹硫平、丁苯那嗪(多巴胺耗竭)
肌强直症状:苯二氮卓类(替扎尼定)、抗帕金森类(金刚烷胺、左旋多巴、溴隐亭)
抽搐、癫痫:氯硝西泮、丙戊酸盐、5-羟色胺等
Page 17
治疗原则
磨牙
认知障碍
抑郁
躁狂
强迫症
谵妄
Page 18
CT
典型的影像学特点:双侧尾状核萎缩,导致侧脑室额角外侧面向外膨起。SPECT 检查发现尾状核和豆状核区域血流明显下降,额叶和顶叶血流也有下降,与患者这些部位的病理改变有关。PET 表现尾状核区葡萄糖代谢明显降低,尾状核区的代谢活性下降可出现在尾状核萎缩前。
Page 19
总结
药物无法延缓疾病进程
治疗以经验性的综合治疗为主,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化合理用药,同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充分的心理社会支持。
Page 20
Thank You
21
.-
2021-11-2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