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至塞上王维教案设计
【篇一:八(上 )课文《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八(上)课文《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八(上)课文《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诗之宏大,李白诗之飘逸,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
手,浮想联翩
(一 )学习目标: 1 .深刻理解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二 )整体感知
1 .由学生简介王维(知多少算多少),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补
充。
王维,字摩洁,唐山水田园诗人, 诗佛 。 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 a\\\ 开元二十五年( 737 )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
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 .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
3 .全体学生齐读。(注意节奏和感情,不足则纠正之)
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
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
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
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4 .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 737 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
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5. 理解诗的内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
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
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
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 ──守将正在燕然前
线。
6. 理解诗的意境、
(1) 《使至塞上》王维
开元二十五年 (737) ,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
中。这诗是出塞途
中所作。
“单车欲间边 ”,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 “属国过居延 ”,居延在今甘
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诗人以 “蓬 ”、 “雁 ”自比,说自己像随
风而去的蓬草一样
出临 “汉塞 ”,像振翅北飞的 “归雁 ”一样进入 “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
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 “单车 ”相应。万里行程
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 “大漠 ”
的 “大 ”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
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 “孤烟 ”。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
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 “长 ”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
一个 “圆 ”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
型景物进行描写。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意思是,到了边
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7 .教师点拨:体会诗歌的意境,(重点品味 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 之美,让二个学生进行描述)。
(备学生)点拨要点: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
光。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