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药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药学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药学 1 1 芍药野生种源与分布 2 2 芍药栽培历史概况 3 3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 4 文2:升麻葛根汤中赤芍与白芍辨析 6 1 芍药的赤、白芍划分及其性用异同 6 2 升麻葛根汤的方源及其药法追踪 7 3 关于方中赤芍与白芍选用的不同认识 8 4 延伸讨论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药学 文1: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药学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本文从芍药属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力求探析芍药分化应用的历史概况,为 现代 临床正确应用“白芍”和“赤芍”提供帮助。 1 芍药野生种源与分布 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上最早引种栽培的花卉之一。《山海经》记载“条谷之山,其草多芍药;秀山,其草多芍药;司之山,其草多芍药;洞庭之山,其草多芍药……”,说明野生芍药在我国自古就分布广泛。经大量实地调查和古今 文献 证实,芍药科仅有芍药属(Paeonia),本属分三组:芍药组、北美芍药组和牡丹组。芍药组共22个种,5个变种,其中分布我国的有9个种,欧洲13个种5个变种。我国分布的9种野生芍药如下[1,2] 芍药P. lactiflora Pall. 分布于我国东北480~700 m海拔的山坡、草地、林下及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及甘肃、宁夏、四川等地海拔1 000~2 300 m的山坡草地。为亚洲特有种,朝鲜、日本、蒙古及西伯利亚也有分布。本种在我国分布范围仅次于草芍药,但却在芍药属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是中国芍药品种演化的唯一种源,对世界芍药品种形成影响最大,也是“白芍”药材长久以来主要药源种,其野生植株根亦作“赤芍”药用。 草芍药P. obovata Maxim. 南起我国湖南西北部、四川东南部,北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西起四川汶川,东至日本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该种是中国野生芍药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四川东南部、贵州遵义、湖南西部、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宁夏南部及山西、河北、辽宁、吉林等15个省、区海拔800~2 000 m山坡草地及林缘都有大量野生资源,部分地区作“赤芍”药材的药源种。 美丽芍药P. mairei Levl. 分布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山西南部等地海拔1 500~2 700 m的山坡林缘阴湿处。根有行瘀活血止痛功效,部分地区药用。 川赤芍P. veitchii Lynch. 分布于四川西部2 650~3 700 m海拔的山坡林下,西藏东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海拔1 800~2 800 m的山坡疏林下。本种观赏价值较高,根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现行《中国药典》规定可作“赤芍”入药,但并不是主源种。 另外5种分别是:山芍药P. japonica(Mak.)Miyabe et Takeda 分布中国的东北及日本,又名日本芍药。多花芍药P. emodi Royle 仅生我国西藏南部(基隆)海拔2 350 m的山坡上。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白花芍药P. sterniana Fletcher 仅产我国西藏东南部2 800~3 500 m海拔的山坡林下。块根芍药P. anomale . 分布于我国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1 000~2 000 m海拔林下、山坡草地及阴湿山坡。中亚东部、西伯利亚、蒙古地区也有分布。新疆芍药 仅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1200~1800m海拔的针叶林下。 2 芍药栽培历史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芍药属植物 自然 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也是栽培品种起源与演化的中心。秦朝时期(公元前221~206年)芍药就已普遍栽培,但牡丹芍药不分,皆称芍药。至东汉末年(公元25~220年)才将草本者称芍药,木本者称牡丹(木芍药)。此期进入人们生活或观赏或传情或药用,还都是以野生芍药或牡丹为主,且栽培牡丹长于芍药。魏晋时期(公元265~589年),牡丹和芍药被大量引种栽培于宫廷作观赏。至唐代(公元618~907年)已举国尊牡丹为花王,崇芍药为花相,二者并称“花中二绝”。自宋代(公元618~907年),以芍药P. lactiflora为起源种,各地引种栽培,驯化改良日盛,优良品种频现。因“扬州土壤肥腻,与本草唯宜”,所以“广陵(扬州)芍药自他方移来种植者,经岁则盛,有十倍之初”,那时扬州不仅已经成为芍药的种植中心

文档评论(0)

code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