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 辛弃疾词两首1 新人教版必修4.ppt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 辛弃疾词两首1 新人教版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弃疾词两首;学习目标;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 ;水龙吟;释 题;写作背景 ;朗读体味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 词人在秋季登上赏心亭时,眺望辽阔的天空、悠悠的江水、高耸的山峰,看到楼头落日,听到断鸿哀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处境:他如今流落南方,事业无成!岁月不待人,他急切地希望有用武之地,却不能被人理解。词人深感孤独寂寞,面对楚天清秋,不仅怆然泪下。 ;词人的登临意: (1)想要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2)对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 境的悲痛和愤慨。; 词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他的抒情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意境。 ;艺术特色;拓展延伸 ;永遇乐;释 题;写作背景 ;朗读体味 ;朗读体味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上片小结: 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 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 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 的热情。;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整体把握;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促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 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问题探究; (1)典故大多与京口这一地点密切相关,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借古讽今和吊古伤今的思想感情。较好的体现了怀古诗的特点。 (2)丰富了诗词的容量,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3)委婉曲折地表情达意,有令人荡气回肠之美,使作品的思想感情更见含蓄深沉,有助于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的形成。 (4)历史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人们既可以从历史上的英雄身上汲取力量,同时又可以重温历史的兴亡成败,以避免今日不必要的损失。; 试找出词中运用了对比的地方,并体会其作用。;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辛弃疾在创作这《水龙吟》《永遇乐》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 比较《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的异同。 ;延伸拓展;敬请指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