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6课《新诗二首》 鲁人版必修4.ppt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6课《新诗二首》 鲁人版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 新诗二首;;诗海探珠;【注】 ①薪水:不同于现在的“工资”,是借代柴米油盐之事。②君即题目所指“钱。③姹女:少女,东汉灵帝韵母亲永乐太后曾专门用河间女工数钱。④铜山:汉文帝宠臣邓通,曾自铸钱币,景帝时,被抄家,最终穷饿而死。;【赏析】 这是一首咏金钱的诗。首联中用“寻常”“动辄”,极言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颔联承上之意,进一步批判了历代文人以自视清高,不顾民生,轻视金钱的态度。认为合理使用金钱,金钱并非不好的东西;不重视经济民生,也不见得清高。颈联作转,批判为一己私欲,聚敛钱财,贪婪成性的行为。“千回”“屡见”,道尽历史、现实中不乏视钱如命的守财奴,但;他们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这里用典使诗意显得更丰蕴。尾联总提诗人观点,希望天子能设“富民侯”,让九州百姓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本诗起承转合,结构完美流畅,用典不使诗意晦涩,反更觉生动,让人由衷赞叹诗人与民同富、关心民生的先进思想。;【思考】 这是一首咏金钱的诗。试结合全诗,简要评价诗人对金钱的态度。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9;10;三、词语释义 (1)彷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彳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颓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蛩音:__________________;四、词语辨析 (1)犹豫·彷徨 都是形容词,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犹豫”指拿不定主意,不知怎么办;“彷徨”指犹豫不决,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有动作意味。 例:①一到紧急关头他就________不决。 ②鲁迅先生也因为找不到斗争的方向,而________在十字路口。;(2)寂寥·寂寞 形容词,二者都有“冷清”之意。“寂寥”是指寂静、空旷,用于描写环境;“寂寞”指孤单、冷清,多指人。 例:①一个人在家,真_________。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摹了一个空旷__________的塞外风景。;(3)徜徉·彳亍 “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彳亍”指由于心情惆怅、哀伤,走走停停的样子。 例:①他在雨巷里__________。 ②傍晚,他一个人独自散步,_______在上海滩。;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在新诗发展中,他是以最少的作品 而领袖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 《雨巷》收入其诗作92首、散文23篇、诗论3篇,戴望舒以他全部的诗作,呈现出苦难中国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复杂而痛苦的心灵历程。其中 《________》优美、伤感、惆怅、朦胧,富有音乐美,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也被称为“雨巷诗人”。;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原 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 他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 。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 ”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休的婉约情韵。他被称为“_______________”。《郑愁予诗集I》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2.背景资料 《雨巷》写于________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淞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同时,诗人又恋着作家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雨巷》一诗正是这种复杂心境的写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意识形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的开放,西方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铺天盖地般涌来。整个社会的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内心充满了压抑和焦虑,渴望在传统废墟上重建自己的文化价值堡垒。《错误》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六、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缥缈、哀怨,使其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作者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向往中的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2.试分析《雨巷》中的意象。 【提示】 (1)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