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赤壁赋》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赤壁赋》教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赤壁赋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 2019 年 月 日 模块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 9 课 课时 3 课时 教 知识与技能 1、熟读成诵,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学 过程与方法 2、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探究的方法赏析文章 目 3、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圈点批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1、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苏轼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心似已 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乌台诗案、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附 1: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 关 4 个月。御史中丞李定 , 御史舒亶、 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 《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 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 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 ,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 乃称乌台。 所以此案称为 “乌台诗案”。 附二: 元丰四年二月, 蒙友人马正卿相助, 求得黄州城东门外 “故营地” 50 亩,以此解决了苏轼一家人吃饱肚子的问题。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 严需要抉择,此时的苏轼明白,唯有靠自己的双手,躬耕于阡陌之上,养活自己和家人。同时,在躬耕地东坡之侧建堂五间。房子落成之日, 大雪纷飞, 苏轼自书 “东坡雪堂” ,悬挂为匾额, 并在堂内四壁满绘雪景。 《东坡八首》中有序为证: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 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附三:临江仙·夜归临皋(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 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二、解题 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三、朗读课文,梳理内容 1、朗读课文 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第一段——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忘情尘世的洒脱 第二课时 一、分析探讨 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二、学习第一段 赏景:学生用散文化的笔调改写第一自然段。 参考: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于是,羽化登仙、飘然世外。 三、学习第二、三段 品情:悲从何来? 参考: 1、乐极生悲为人之常情; 、悲从“歌”中来; 明确:赏析歌词的内容(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 “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么?“渺渺兮予怀” 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 不就是 “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 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 贬谪后的苦闷, 看到江水之阔, 面对宇宙之大, 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 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 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 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 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 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 、悲从“箫声”中来; 明确:赏析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 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联想音乐传情的篇章,例如《琵琶行》) 4 、悲从“怀古”中来; 明确: 赏析曹操横槊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月明星稀” 的诗是由眼 前的明月联想而起的,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 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 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 “悲”。 吾生之须臾和

文档评论(0)

159****5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