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稻瘟病 Pyricularia grisea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有发生。根据受 害时期和部位不同, 可分为: 苗瘟、 叶瘟、 节瘟、 穗颈瘟、谷粒瘟。 叶瘟:发生在 3 叶期以后。随水稻品种抗病 性和天气条件的不同,病斑分为 白点型、急性 型、慢性型、褐点型 等 4 种。 节瘟主要发生在穗颈下第一、二节上,初为 褐色或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 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 逐渐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并向上下扩展。 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形成近椭圆 形黑褐色病斑,并可延及整个谷粒。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其诊断要点是病 斑具明显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 病部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 病稻谷上越冬。 因此, 病稻草和病稻谷是翌年病 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借风雨传播到英苗或本田 稻株。 病害控制:( 1)种植抗病品种。( 2)减少 病源。 (3) 改进栽培方式, 加强水肥管理。 (4) 药剂防治。 其他有效药剂有富 +-1 号 (稻瘟灵) 、 异稻瘟净、春雷霉素、多菌灵、克瘟散、嘧菌胺 等。 水稻白叶枯病 Xanthomonas oryzae 症状 病害症状有 :普通型、急性型、凋萎型、中 脉型。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 状短侵染线, 后沿叶缘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 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 最后呈枯白色病斑, 可 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 病害循环:病菌主要潜伏于稻种表面、胚和 胚乳表面, 随病稻种越冬或随病稻草、 稻桩越冬。 细菌病害都种子带菌。 传播: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病害控制:( 1)杜绝种子传病。( 2)种植 抗病品种。 (3)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 (4)药剂防治:叶青双、龙克菌、叶枯灵、叶 枯净、链霉素等( 5)生物防治。 小麦条锈病 Puccinia striiformis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小麦锈病症状:三种锈病共同的特点是在叶 或茎秆上产生黄色或褐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 夏孢子飞散。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褐斑。 小麦锈菌的生物学特性: (1)严格的寄生性。 (2)高度的寄生专化形和变异性。 (3)气流传 播流行的广泛性。( 4)孢子繁殖迅速,流行的 爆发性。( 5)对 温、湿度、光照比较敏感。 侵染循环:( 1) 小麦锈菌以 夏孢子 随气流 进行高空远距离传播。 (2) 小麦锈菌以 夏孢子 在田间进行初次和多次重复侵染。( 3)三种锈 菌的越冬,越夏方式和地区不同。 病害控制 综合防治措施:( 1 )种植抗病品 种。( 2)实行抗锈基 因合理布局。在条锈菌越夏区和越冬区、其 他不同的流行区域实施抗病基因合理布局, 以阻 断病菌的侵染循环。 (3)栽培防治。适期播种, 避免早播,以减轻秋苗发病,减少秋季菌源。月 下地区要消灭自生麦苗, 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 传播。( 4)药剂防治。在锈病爆发流行的情况 下, 药剂防治是大面积控制锈病流行的主要应急 措施。 药剂拌种是在小麦条锈病菌常发易变区控 制菌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小麦锈病的药剂主 要有 粉锈宁 、戊唑醇、丙环唑、速保利 等三 唑类和嘧菌酯、 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 剂,可用于拌种或成株期喷雾。 小麦白粉病 Blumeria graminis 简单说一下小麦白粉病的症状? 答:主要为害叶片,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 然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 表面生白 粉状霉层, 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 其上 密生黑色小粒点。 病害循环 病原菌的越冬和越夏:越夏方式有 两种 :一种是以分生孢子在夏季气温较低的地 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植物上越夏。 另一种越 夏方式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 干燥的条 件下越夏。 在冬季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 叶片或叶鞘内越冬。在新疆闭囊壳越冬。 传播和侵入: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高空气 流作远距离传播。 病害控制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2)减少初侵染来源。 (3)加 强栽培管理。主要措施有:①适期适量播种,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