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工程事故的工具选择及操作规程
目录
TOC \o 1-5 \h \z 一、 公锥 2...
二、 母锥 4...
\o Current Document 三、 LT-T 型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6..
\o Current Document 四、 KJ型可弯肘节(可变弯接头) 9
\o Current Document 五、 LM 型可退式打捞矛 1..1
\o Current Document 六、 ZDM 型钻具倒扣捞矛 1..5
\o Current Document 七、 DLM 型多用套管矛 1..6
\o Current Document 八、 LL 型反循环打捞篮 1..7
\o Current Document 九、 NG 型机械式内割刀 1..9.
\o Current Document 十、WD机械式外割刀 22
\o Current Document 十一、 CL 强磁打捞器 2..5.
\o Current Document 十二、随钻打捞杯 2..7.
\o Current Document 十三、 JKQ 键槽扩大器(滑套式键槽破坏器) 2..9
\o Current Document 十四、AJ型安全接头 31
\o Current Document 十五、 YSJ 型液压上击器 3..3
\o Current Document 十六、 CSJ 型超级震击器 3..6.
\o Current Document 十七、 YJQ 型液压加速器 3..9.
\o Current Document 十八、 KXJ 型开式下击器 4..1.
\o Current Document 十九、 BXJ 型闭式下击器 4..3.
\o Current Document 二十、 DJ 型地面震击器 4..5.
\o Current Document 二十一、 QJ-A 型随钻震击器 4..7
二十二、 TXG 型套铣管 5..3.
公锥
1、概述
公锥是用在管柱水眼部位造扣,进行打捞作业的一种常用工具,一般用 来打捞钻杆、钻挺及套管等。
2、结构原理
公锥为一通心圆锥体,打捞螺纹为8扣/25.4mm,锥度1: 16。.打捞螺纹刀刃 坚硬而锋利,便于造扣。打捞螺纹轴向上有 4~5 道深 2.5mm 的轴向切削槽,便 于造扣和排屑(目前常用的公锥无此切削槽) 。公锥的材质为高强度合金钢,经 渗碳淬火、回火,表面硬度达 HRC60~65,接头部位硬度为 HB=285。
3、使用要点
公锥打捞位置一般为钻铤水眼部位、 钻杆接头部位和加厚部位、 套管与油管 接箍等较厚部位。对于断口壁厚较薄,如钻杆、套管、油管本体则不选用。
选择公锥
一般打捞应选择不带排屑槽的公锥, 因为在捞住落鱼后, 还要循环钻井液以 巩固井壁, 防止坍塌和积砂, 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而带排屑槽的公锥在鱼顶处 不能很好的密封, 极易形成短路循环。 另外,要选择螺距较大的公锥, 螺距越大, 螺纹本身的强度越高,越不易滑扣。
硬度校验
公锥螺纹表面硬度必须大于落鱼钢材硬度才可以造扣。 在现场,可以用大钳 牙、卡瓦牙与公锥螺纹硬度进行比较, 凡是硬度等于或大于大钳牙、 卡瓦牙硬度 者方可使用。
测量有关数据
首先必须了解井下落鱼内径, 推测出公锥螺纹的造扣部位及尺寸, 据此计算 好鱼顶方入、 造扣方入、 公锥接头下台肩碰到的鱼顶方入, 这样在打捞时有助于 我们判明公锥在井下的工况。
3.4 公锥进入鱼头
公锥下至距鱼顶 0.5~1m 处,开泵循环,冲洗鱼顶积砂,巩固上部井壁。循 环一周后,下放公锥找鱼头,此时可以开泵也可停泵。开泵找鱼头的好处是当公 锥进入鱼头后泵压突然上升,井下情况很容易判明,缺点是可能憋泵,也有可能 把鱼头内壁刺坏。停泵打捞的优缺点与前者相反。在鱼顶方入处遇阻,说明公锥 端部碰到了鱼顶,此时可用转盘间断的慢转钻具,待阻力消失后再继续下放公锥。 若在造扣方入处遇阻,说明公锥进入了鱼头。若在造扣方入处未遇阻,说明公锥 进入了环空。
3.5造扣
造扣时必须停泵,加压10~40kN,间隙的慢转钻具,并把压力跟上,记录转 盘实际正转与倒车圈数,实际造扣以3~4扣为宜,最多不超过6扣。此时可上提 钻具,若悬重上升证明已捞住落鱼,可开泵循环。
3.6起出落鱼
如落鱼未卡,无论是否能循环得通都应起钻。 起钻前,先把落鱼提离井底一 个单根左右,猛放猛刹几次检验造扣是否牢靠。起钻过程中,不许用转盘卸扣, 以免公锥滑扣,或将安全接头倒开。在起钻中遇阻遇卡,最好开泵循环,轻提慢 放活动起出,不要倒划眼以免公锥受拉力后滑扣。
3.7退出公锥
公锥的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