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北宋皇帝赵佶曾以诗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举办绘画比赛。 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幅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蝴蝶。 以蝴蝶表现花香 侧面描写 思考:画家是怎样描绘出花香的?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教 容 学 内 侧面描写的含义 侧面描写的方法 侧面描写的作用 1 2 3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回顾旧知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描绘 人物 环境 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使人物特点更为鲜明的一种描写手法。 1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练一练 翠鸟蹬开芦苇,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向远处飞起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正面描写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方法 以人衬人 以物衬人 侧面描写的方法 2 以物衬物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出刷子李的“奇”? 片段一: 此刻, 曹小三趁着给他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 目光仔细搜寻刷子李全身。每刷完一面墙, 就搜寻一通。居然, 真的连一个芝麻大小般的粉点也没发现。于是他真的觉得这身黑色衣服透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冯骥才《刷子李》 曹小三的视角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片段二 《草船借箭》结尾— 二十条船靠岸时, 周瑜派来的那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每条船约有五六千支箭, 二十条船共有十万多支。见了周瑜, 鲁肃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听了长叹一声, 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啊, 我真的比不上他! 周瑜的自叹不如 思考:作者是怎样刻画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的?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片段三 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士兵们循着铃声望去,远处出现 了一支骆驼队,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了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丝绸之路》 写士兵们的列队、奏乐、欢迎 此人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中国使者的?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小结 1.以人衬人 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⑴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⑵将需要刻画的对象与“别人”的表现作对比,用别人的表现衬托主角。 ⑶用敌人或对手的表现来衬托人物的特点。 2.以物衬人 要写人, 先避开不写, 而写有关的景或物。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片段四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修筑风火山隧道的艰难 思考:作者是怎样刻画出西部建设者的顽强毅力?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片段五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窗前的花 物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德国这一民族的特点?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片段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云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三峡高峻的特点?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小结 1.以物衬人 要写人, 先避开不写, 而写有关的景或物。 2.以物衬物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四点 五十六分。 练一练 以人衬人 1.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ppt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分析.pdf VIP
- 一种大吨位玄武岩纤维锚索整体张拉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