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反竞争情报.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反竞争情报 第一节 反竞争情报的涵义 一、反竞争情报的定义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反竞争情报是确定对手情报机构、组织以及从事间谍、阴谋破坏活动的个人所造成的威胁,并进行情报反攻的活动。 以上解释指出了反竞争情报的对象、内容、目的、态度、和手段。对象即本企业信息;内容即保护自身核心信息和核心竞争力;目的即抵御竞争对手针对本企业的合乎法律的情报活动 (即竞争情报活动);态度是积极的;手段应该是合法的,正当的。简而言之,反竞争情报是企业为防御竞争对手的情报威胁而展开的情报反击活动。 二、反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 (一)矛盾论 竞争情报是通过收集、分析竞争对手的情报,做出相应的反应,制定相应的策略。其攻击性突出,相当于矛的作用;而反竞争情报针对竞争对手情报活动进行自我防御,自我保护,防守性较强,相当于盾的作用。矛越锐利,需要挡住矛的盾就必须做得更坚固。 (二)互为补充 二者相互补充,使用手段相似,如:两者都要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了解竞争对手的情报源及情报收集手段,以发现己方的情报聚焦点。老情报专家杨沛霆先生认为,对情报进行保护的反情报工作与竞争情报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儿,二者永远相互依存,永远没有“最终完成”。企业不可能只守不攻,也不应该只攻不守。 三、反竞争情报的内容 (一)竞争对手追踪 竞争对手追踪的主要内容有:识别谁是竞争对手、辨别竞争对手的现行情报战略(是防御型还是进攻型)、识别对手的竞争情报能力(如其情报部门的设置情况,人员安排,情报产品,常用的情报搜集渠道,竞争对手善于或者喜欢采用何种信息源等)、识别竞争对手想知道什么(即对手竞争情报活动的目标)、预测对手可能做什么(他们可能对己方采取的竞争情报活动)等。 (二)竞争监控 同竞争情报工作一样,反竞争情报也要长期监控对手,掌握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规律,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防范与反击。竞争监控的主要内容有: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些什么,尤其是竞争对手对自己做些什么情报活动;研究竞争对手对己方情报活动的目的,以破解竞争对手对己方的了解,即时制定应付竞争对手情报活动的计划或方案。 (三)竞争情报保护 考察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是否有漏洞,哪些信息容易失窃,然后制定保护措施。反竞争情报保护的是企业的核心信息。我们可以借用“核心信息因素”和“关键成功因素”的概念。 所谓“核心信息因素”,是指指挥人员在决策时所需要的有关敌人和环境的关键信息。“关键成功因素”与“核心信息因素”相类似,是指企业必须具备才能成功的某些资产和能力。如果把努力集中在这些资产和能力上,公司就能兴旺。 四、 反竞争情报的特点 一、风险管理 二、节约费用 三、主动防御 四、对抗性强 第二节 反竞争情报策略 (一)竞争情报保护的原则 1.要防止每一信息的泄漏是不可能的,也是缺乏成本效率的。企业不可能什么都保密,也不可能什么都永远保密。 2.决不要使别人轻易地搜集到企业的保密信息,越是延迟保密信息落入竞争对手的时间,竞争对手采取行动应对的反应时间就越短。 二、制度保障 (一)产品保密制度 (二)经济保密制度 (三)宣传保密制度 (四)废品处理制度 (五)信息密级制度 (六)参观准入制度 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一)泄密途径 1.竞争者的反求工程。 2.被竞争者从广告、公开出版物以及公开谈话中分析出来。 3.在业务谈判中无意泄漏。 4.企业内部的秘密知悉者未经许可或不经意的公开发表。 5.本企业人员故意出卖。 6.被关系单位或关系人(销售或供应单位、协作伙伴、上级机关、开户银行、律师等)所泄漏。 7.电子文件、数据库或通信系统被非法进入。 8.被参观者看到、听到或者摄录。 9.商业秘密载体因各种原因被竞争对手获取。 10.原本企业职工被竞争对手雇佣。

文档评论(0)

郑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