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笔十级雕饰文章的凤头和豹尾——记事篇.pptx

金笔十级雕饰文章的凤头和豹尾——记事篇.pptx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笔十级雕饰文章的凤头和豹尾——记事篇 第二课知识小结 建立一棵感情树 一、认识 “情感” 二、通过情感抓素材 有多少种情感就有多少种事情,有多少种事情就 有多少种抓素材的方法。 三、同一情感的不同感受 总结:作文的本质:真表达,说真话,叙真情,讲真理 积累素材 第1页/共44页 记事作文的选材 一、要根据中心确定材料的取舍、详略。 跟中心联系比较紧密的要详细,跟中心有联系但联系相对不是太紧密的略写,跟中心没有关系的坚决不选,并且注意详略得当。 二、选材要做到真实、典型、新颖。 三、素材要有意蕴,给人以启发。 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 第三课知识小结 选择素材 第2页/共44页 写人文章的选材 一、围绕中心(人物特点)选择材料。 二、选材要典型、新颖。 三、素材能“以小见大” 。 第四课知识小结 第3页/共44页 第五课知识小结 中心要深刻 多个角度确立文章的中心 1.找主要人物。2.找出所有的事情 3.总结每件事的意义,并从中选择一个深刻的中心并围绕它写作文。 中心深刻 第4页/共44页 第五课家庭作 业 1、回家阅读《金笔思维》上的“佳作赏析”、“趣味阅读”。 2、百字新事:14+2。 3、修改上次的作文。 第5页/共44页 雕饰文章的“凤头”和“豹尾”——记事篇 第6页/共44页 第7页/共44页 第8页/共44页 一.如何写好开头 请同学们说一个成语 ? 开门见山 第9页/共44页 开门见山 开头方法 例1 《“雷锋”来到运动场》 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 第10页/共44页 开门见山 开头方法 例2 《妈妈的手》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 第11页/共44页 开门见山 开头方法 例3 《劳动最有滋味》 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味,更有乐趣。 第12页/共44页 开门见山 开头方法 直截了当地点明题目或文章所要记叙的对象、主要内容(人、事、物、景)、中心思想。 第13页/共44页 巧设悬念 例1 《在阅览室里》 阅览室里,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新书《猪八戒上月球》。太精彩了,我刚想仰首大笑,一看周围,赶紧又捂住了嘴,尽量不使自己不笑出声来。“嚓——”,书的封面被撕成两半。我傻眼了,这可怎么办? 第14页/共44页 巧设悬念 例2 《他准是打架了》 星期色早晨,我和肖明、李永来到学校,一眼就看到走在前面的温洪华手上包着纱布,纱布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斑斑点点的血迹。 第15页/共44页 巧设悬念 让读者产生疑问,总想知道到底下面又发生了什么事(吸引读者) 在写事的文章中,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来写,易引起读者的注意,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第16页/共44页 巧用修辞法 例1 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个只船,承载着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故事,讲述单纯生动的片段。 第17页/共44页 巧用修辞法 例2 我爱绿草青青的春天,我爱硕果累累的秋天,我更爱白雪皑皑的冬天…… 第18页/共44页 巧用修辞法 例3 春日里,我们迎着温暖的风,唱着嘹亮的歌,排着整齐的队,参加了一次愉快的春游。 第19页/共44页 巧用修辞法 排比、拟人、比喻、夸张、反问、设问、对比、对偶 …… 第20页/共44页 如何写好开头? 1.开门见山 2.巧设悬念 3.巧用修辞法 (以上开头方式各有特点) 小结 第21页/共44页 二、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疑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 借景抒情式结尾。 第22页/共44页 疑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 例1 《真正的友谊》 我们终于和好了,而且通过这件事,更让我们明白了以诚相待,宽容理解才是友谊的基础。朋友,您说是不是这样啊?(朋友,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第23页/共44页 疑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 例2 《另类老师》 一个能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你不觉得是另类的吗? 第24页/共44页 疑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 为了强调自己明白的道理或启示,故意用问句或反问句收尾,既表白了自己的意愿,又激发读者的思考,起到强化中心的作用。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