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备考综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备考综览 者门多加注意且多加努力,务必不要重蹈笔者的覆辙 、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 1、考卷试题类型及各部分所占分数比重等,请见下表: 序 号 题型 题量X题分 合计题分 两大部分占总 分比重 1 单项选择 题 30 x 1 30 40% 2 多项选择 题 5X 2 10 3 名词解释 题 4X 3 12 60% 4 简答题 4X 5 20 5 论述题 2X 14 28 2、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就卷面各部分题型及其分数分 布比重情况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和《中国古代文学 史(一)》这2门课程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但由于《中国古代文 学史(二)》自考教材的知识点非常繁多,因此,依实战经验角 度而言,该课程学习、备考的工作量以及临场的考试,其实都要 比《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辛苦得多。这也是笔者整个自考历 程中唯一重考的一门课程(第一次2分之差及格),希望学友读 3、考题具体实例及答题规范,请参见本课程【附录 历届真 题及答案】栏目。 二、题型命题特点及考点分布分析 1、选择题命题特点分析: ① 从历届真题来看,选择题部分主要是考查各朝主要 /重要 作家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学创作理论、各朝主要的文学流派的创作 风格及其文学创作理论、主要/重要作品的创作主题、思想内容 等; ② 作为古代文学的经典文学体裁,诗歌至宋代以后日渐衰 落,难成大家气候。对诗歌作品的考查,清代至现代,历届试题 主要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因为连简答题的份量都够不上)来进行 这一点复习备考时,往往容易忽略,因为清代诗歌的创作数量虽 多,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记的好作品或千古传诵 的佳句。为此,笔者特意将自考教材中所提到的清、 近代诗人诗 句,罗列如表2-2-2- 1《中 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 1 -FZ. :考 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 1 •清代近代文学诗歌作品选列 表所示 。读者可对照本课程笔记中各时期的诗风诗潮以及这些诗 人的诗风特点,对列表中的作品进行浏览识记,实际应考时,应 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③ 小说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的内容重心。 自考教材明、清两代单列成章的代表小说作品,其版本、创作主 题思想等,也是历届真题选择题的考点之一。该类知识点在课程 笔记中都有,此处再总结罗列如 表2-2-2- 1《中国古代文学 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 2 •明代清 代文学小说作品版本列表所示。 2、笔答题命题特点分析: ① 笔答题考点分布的分析,可以有不同角度和标准,不同标 准之间也可能会存在某些重合,具体选取哪种角度和标准为佳, 必须视课程自考教材的实际内容和知识点情况而定。以《中国古 代文学史(二)》而言,由于各种文学体裁处于一个不断演变的 历史过程中,作家作品层出不穷,知识点非常繁多,因此,我们 可以按照本课程【笔记】栏目的思路,分别按文学体裁和杰出代 表作家作品这2大层面来对考题进行一个总体的考察和把握。具 体分析如 表2 — 2 — 2— 2《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 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 1、2 所示; ② 从文学体裁方面来看:课程自考教材各章节以中国历史朝 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戈U分,但每个朝代在不同文学 体裁上的发展及取得的相应成就其实是有所侧重和很大不同的, 文学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体特征,总的来说,可以如课程笔记分 为3大部分:1、传统文学,包括诗歌(编号为1—①)、散文 (编号为1—②)、词(编号为1—③)、散曲(编号为1 —④) 等文学体裁及其相应的文学理论等;2、戏曲文学,包括戏剧(杂 剧,编号为2—①;南戏,编号为2—②;传奇,编号为2—③)、 民歌民乐(包括民歌、鼓词、弹词、子弟书等形式,编号为 2 — ④)等文学体裁及其相应的文学理论等;3、小说文学,包括小 说发展初期的雏形体裁(话本、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等,编号 为3—①)、小说发展后期的定型体裁(长篇章回、短篇、白话 文、文言文等,编号为3—②)以及小说批评理论等;此外,作 为文学史,兼涉一些重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如古文运动、近 代文学的文界革命等; ③ 杰出代表作家作品方面主要是指称那些堪任论述题层次 的重量级代表,大致有:传统文学中诗文词三栖的大家欧阳修、 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宋词大家柳永、周邦彦、李清照、辛弃 疾、吴文英等;戏曲文学中的元杂剧大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品《窦 娥冤》;南戏代表作品高明的《琵琶记》;明清戏剧传奇大家汤 显祖及其代表作品《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 花扇》;小说文学中的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 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不一而足。 ④ 经过上述梳理,再对照考点分布例析表 1、2,我

文档评论(0)

wangxing1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