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三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构成了生活美学得以兴起的历史背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好生活”,另一个是“美生活”。生活美学就是要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并在人民大众中倡导生活美育。
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东方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有的“不即不离”的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中国生活美学就可以代表东方生活美学的传统,这种传统是一种始终未断裂的生活传统。这里的“生活”,乃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这里的“美学”,也是中国化的美学。
何谓“生活”?在汉语的语境里,“生”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终极则指生命力与生命精神,但根基仍是“生存”。“活”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活泼泼的,最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白天劳作、夜晚睡眠、呼吸空气和享有食物,这些都是人们要过的日子。然而,人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要追求“存在感”。中国人所理解与践行之“生活”,所言说的就是鸢飞鱼跃那般的存在,有着鲜活的内涵与践履途径。何谓“美学”?美学这个词在西方原本就是感性的意思,美学作为学科之本意就是“感性学”。但在中国,却将“感”学之维度拓展开来,进而将之上升到“觉学”之境,而这“感”与“觉”两面恰构成“不即不离”之微妙关联。因此,中国的美学,就不仅是西学的感性之学,而且更是一种感性之智。中国古典美学家们往往能体悟到生活本身的美感,并能在适当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到明清的小说批评,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了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
由古至今,中国人皆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去发现“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乐”。中
国人的一种生活智慧,就在于将过日子过成“审美生活”。此种原生态的生活美学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活艺术:从诗情画意到文人之美,从笔砚纸墨到文房之美,从琴棋书石到赏玩之美,从茶艺花道到居家之美等,都属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拓展疆域。中国人对生活之美的追寻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难以企及,儒家的“六艺之教”就是源于“生活”而带有“美质”的全面教育。蔡元培曾极有洞见地认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之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其实,数的规律之教也是包含美质的,在六艺的完整谱系里面,大概只有“乐教”大致相当于西方的艺术教育,而其余各项教育其实都是关乎生活经验本身,都是从生活出发并包孕美化的“人文化成”。
中国古典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因为我们的美学传统就是生活的,我们的生活传统也是审美的。中国文化传统之所以延续至今,乃是由于生活自身的传统从未中断。生活美学就是这未断裂传统中的精髓所在,或者说,就是这传统精髓之“感”之“觉”。找回中国自己的生活美学,恰恰是由于,我们要为中国生活立“心”——立“美之心”。
(摘编自刘悦笛《生活美学:为生活立“美之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和文化不断进步,“美生活”必然会替代“好生活”。
B.生活的根基是生存,中国人在对生存的追求中完成了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C.中国的美学,不仅仅是西方美学的“感性学”,而且更是本土的“觉学”。
D.因为生活与审美一直是不即不离的,所以中国文化传统才得以延续至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立论的基础,重点阐述中国生活美学的文化传统。
B.文章运用对比突出东西方美学的差异,从而论证了东方美学聚焦生活的智慧。
C.文章在辩证分析概念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对中国生活美学进行了独到的阐释。
D.文章引用蔡元培对“六艺之教”的评述,证明中国人对生活美学与美育的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中国生活美学传统曾经断裂,就难以传承中国原生美学智慧,也就没有生活美学的当代建构。
B.当今茶道、花艺、琴棋书画等生活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时代发展对生活美学的呼唤。
C.中国传统美育主张从生活出发,这是当下生活美学倡导的方向,也是区别于西方艺术教育的关键。
D.中国生活美学为世界美学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东方范本”,必将为世界美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文言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1-3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讲评课件.ppt
- 2021高一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答案(1)(1).doc
-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
- 2022高三月考作文“个人与国家”导写及范文汇编.docx
- 2022高三联考作文“塑造坚韧精神,磨砺勇毅品质”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docx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3课时.pptx
- 2022小说精读曾冠华小说《月光满地》附阅读试题答案解析.docx
- 2022高三联考作文“ _____,我们的集体记忆”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docx
- 小说精读孙犁小说《山地回忆》附阅读试题答案解析.docx
- 高三语文最新各地联考名句默写练习汇编.pptx
- 2022届高三作文“自修与胜人”作文讲评课件.pptx
- 高三课外文言文《宋史苏轼传》文言文阅读讲评课件.pptx
- 2022年高三月考作文“容错”审题指导及范文.docx
- 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树和天空》课件.pptx
- 2022高中语文选修惠特曼《自己之歌》公开课课件.pptx
- 2022高三联考作文“六首咏物诗中的佳句”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docx
- 2022高考作文模拟“100个心愿”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docx
- 2022年高考作文模拟题“今之君子”(发言稿) 及范文2篇.docx
- 2022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作文《生活在树上》.docx
- 2022高考模拟作文题及范文“野性消费”:双向传递的能量.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