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
草记
贾平凹
①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
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
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
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
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
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
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
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
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
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
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
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
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
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
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
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
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
第 1 页
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
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
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
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
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
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
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
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
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
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
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
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
己的归宿呢?
④“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⑤“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⑥“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
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⑨“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
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
第 2 页
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
下了一堆了。
⑩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
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
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
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选自《西安晚报》)
1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15.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
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请概括佛手肿生活的自
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3分)
16.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
17.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8.面对佛手肿,“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
有我记下此草”,请谈谈这一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4
分)
参考答案:
14.通过描写沙地荒凉的景象,交待了佛手肿生存环境的恶
劣,从而为后文表现佛手肿的顽强的生命力作了铺垫。
15.自然环境:生长在漠漠沙地上
第 3 页
生存手段: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
16.佛手肿只能在贫瘠的沙地上生长(1分),不被很多人了
解(1分),“草可悲”;它有独特的生存手段(1分),能
遇到“我”,将其写出以示天下 (1分),“亦可幸”。
17.对佛手肿生存欲望、生存手段的敬重(1分),对执着、
顽强生命的赞美(2分)
第 4 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