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蒋沈韩杨。第6课 北宋的政治新知导入中国文人心中的宋朝我可能生错了地方,想穿越回宋朝,那里对文人最友善。 ------袁腾飞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你让我穿越10回,我还是去宋朝”。 -----高晓松北宋征伐治乱—追求统一的故事新知讲解五代(907—960)(中原地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十国(891—979)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赵匡胤开创了大宋王朝征伐治乱—追求统一的故事结合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分析陈桥兵变的意义。新知讲解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打后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结合情境与教材内容,续说故事。(提示词: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密谋、兵变、北宋)征伐治乱—追求统一的故事新知讲解消除南方割据政权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照 “先南后北”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分的统一。(局部统一) 赵匡胤相继灭亡后蜀、南汉及南唐,其弟宋太宗继位后灭吴越、闽南、北汉。北宋统一战争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追本溯源—赵匡胤问计的故事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新知讲解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共)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此非他故,方镇(地方节度使辖区)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从君臣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大摆鸿门宴—酒局中的故事措施 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新知讲解结合视频及图片讲一讲酒局中的故事?它说明宋初采取了怎样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宋太祖加强军权措施大摆鸿门宴—酒局中的故事新知讲解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病之重;京师之病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防弊之政—加强中央权力的故事新知讲解措施 政治上:下列图文资料说明北宋是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的?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副宰相,多重机构)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防弊之政—加强地方权力的故事新知讲解措施 地方上:行政派文臣任地方官设通判设转运使统管财政财政四监司军政更戍法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起何作用?监控地方《雪夜访普图》防弊之政—加强地方权力的故事新知讲解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 《宋史·职官志》防弊之政—加强地方权力的故事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新知讲解从965年起,赵匡胤往各地派转运使,主持地方税收,不许藩镇亲吏插手。地方的财赋收入,除开支本地行政经费所需外,其余全部输送京师,州府官员不得截留。没钱,你就是有兵都没用。下面的人一看,跟着你混,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那就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犯不着听你忽悠去冒险。防弊之政—加强地方权力的故事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新知讲解 宋太宗时于各路设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 《宋会要》中,对转运使也下过定义:“国家所置诸路转运使,即汉刺史、唐观察使之职”。宋太祖控制地方的措施防弊之政—加强中央集权的故事新知讲解研读材料,小组讨论:宋初专制集权的利弊材料一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方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下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北宋)苏洵《嘉祐集》材料二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之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北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材料三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齐,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贫民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中小学课件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