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X 医院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释义)
一、定义
二、意义
三、指标来源/文件
四、计算公式
五、计算细则
六、分子说明
七、分母说明
八、数据收集方法
九、指标分析建议
一、定义:
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中治疗前送检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二、意义:
反映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送检及管理情
三、指标来源/文件: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八
四、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前病
原学送检的人数/同期住院患者中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人数×100%
五、计算细则:
全院:
分子:确定时段全院住院患者中同期全身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前病
原学送检的人数
分母:确定时段全院住院患者中同期全身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人数
病区:
分子:确定时段监测目标病区的住院患者中同期全身治疗性应用抗
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的人数
分母:确定时段监测目标病区的住院患者中同期全身治疗性应用抗
菌药物的人数
六、分子说明:
送检项目包括:指向某一病原体的病原学检验项目,不再包括降钙
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相关标记物项目
抗菌药物用药目的是“治疗”的医嘱,医师开具抗菌药物使用医嘱
时,用药目的应是必填项,且只有“预防”、“治疗”两个选项
仅计算全身给药的抗菌药物使用医嘱,全身给药的给药方式,包括:
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等
仅计算确定时间段内给药的医嘱,时间段之前的抗菌药物使用医嘱
不计算。如:住院患者甲 2015-02-27 09:01:01 入院,2015-03-05
14:02:02,出院,患者甲2015-02-28 10:10:00临时应用抗菌药物一次,
若统计时段为2015年3月,则患者甲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应统计
实际的开始时间是护士实际给药的时间(不是在电子系统点击“执
行医嘱”按钮的时间)
临时抗菌药物使用医嘱的开始时间应为护士实际给药的时间,医疗
机构应有工作机制保障真实时间点的记录和电子化,临时抗菌药物使用
医嘱的结束时间与开始时间一致
长期抗菌药物使用医嘱:若医疗机构长期医嘱有记录护士首次实际
给药的时间,应采用此时间点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开始日期时间”,并通
过工作机制保障真实时间点的记录和电子化;若医疗机构长期医嘱未记
录首次实际给药的时间,应采用医师下医嘱的开始时间作为“抗菌药物
使用开始日期时间”。若医疗机构长期医嘱有记录护士末次实际给药的时
间,应采用此时间点作为“抗菌药物使用结束日期时间”,并通过工作机
制保障真实时间点的记录和电子化;若医疗机构长期医嘱未记录末次实
际给药的时间,应采用医师医嘱结束的时间作为“抗菌药物使用结束日
期时间”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开始日期时间”与“抗菌药物使用结束日
期时间”应在住院患者一次住院期间(从“入院日期时间”到“出院日
期时间”的时间段),否则,应为错误数据
住院患者住院期间首次送检指向某一病原体病原学检验项目的“病
原学检验标本采集日期时间”记为T1,住院患者在统计时段的首次应用
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使用开始日期时间”记为T2,T1应在T2之前
住院患者甲2015-02-15、2015-03-02两次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
者甲于2015-02-20送检病原学检验,若统计时段是2015-03-01到2015-
03-31,患者甲在该时段算使用前送检患者;若统计时段是 2015-02-01
到2015-02-28,患者甲在该时段不算使用前送检患者
若住院患者甲发生转科,患者甲从2015-03-01到2015-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