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写作专题素材解读:生态文明主题素材解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否则必将伤及人类自身。人类能否与自然和谐共处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绝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只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双赢,才能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
名言金句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
——庄子
我们违背大自然规律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美]卡曾斯
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者,只是它们的维护者,人应该和动物、植物平等相处。
——[德]海德格尔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糟蹋而不知珍惜。
——[美]甘哈曼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印]甘地
素材展示
塞罕坝荒原变林海
塞罕坝曾经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众多,被称作“千里松林”,然而到了清末,这里被过度开围放垦,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中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塞罕坝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极端恶劣的荒漠环境中,在渺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如今,塞罕坝水草丰盛,植物茂密,禽类众多,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已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真正成为京城的后花园。
素材点拨:“千里松林”塞罕坝变成茫茫荒原,令人痛惜!而经过几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不懈努力,沙漠变绿洲I,荒原变林海”,创造了人间奇迹。面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谁都不能置身事外。还我绿水青山,维护生态文明,促进和谐发展,要靠你我他!
适用话题:绿色发展、责任担当、和谐共生、奉献精神
夏威夷保护海洋不遗余力
夏威夷各个岛屿之间的交通从来不用船只,而是用飞机,因为夏威夷政府认定,船只的航行将加重海洋污染。人们常常感叹夏威夷风景秀美,然而没有几人知晓,当地政府是怎样高瞻远瞩,尽力呵护自然。他们善待岛上的一草一木,才成就了美丽的神话。
素材点拨: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正因为如此,山被吃空,海被污染。更有甚者,人们对大自然野蛮掠夺,大自然不堪重负,进行疯狂报复。夏威夷如此重视海洋保护,值得称赞!
适用话题:善待自然、生态平衡、远见卓识、
关注细节
九寨沟的悲鸣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原始生态环境之美令世人惊叹,被人们称为“人间瑶池”。但由于近几年当地旅游热急剧升温,九寨沟风景区每每都是人满为患。蜂拥而至的中外游客,使九寨沟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有识之士对此早已表示忧虑并提出警告:过度旅游开发将给九寨沟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了 7.0级地震,强震震碎了这个风景如画、山水奇幻的童话世界。震后的九寨沟满目疮痍。澄澈的水变得污浊,火花海和诺日朗瀑布严重垮塌。
素材点拨:九寨沟的悲剧固然有无力抗衡的自然灾害的原因,但人为因素也是一方面。昔日的人间仙境在震后面目全非,让人泪崩,这警示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
适用话题:经济与生态、畸形发展、环保、反思
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离世
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由于犀牛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且可用于制作传统的阿拉伯弯刀的刀柄,所以其价格被炒到高于同重量的黄金。因此,人类对犀牛的猎杀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再加上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逐渐缩小甚至丧失,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北方白犀牛大量消失。到2015年,地球上仅剩下3头北方白犀牛。剩下的幸存者被送到了保护区,但失去了种群的庇护、交流、沟通,北方白犀牛不仅生存难以为继,更难以成功繁衍。
素材点拨: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对动物的保护,在它濒临灭绝时把它放入保护区精心照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保护是让它在自己的环境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曾因环境破坏而无法生存,也不会因杀戮而失去生命。
适用话题: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物种灭绝、贪欲
“地球之肺”风光不再
广袤的亚马孙河流域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相当多,这里聚集了 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000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20%。有人称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世界动植物王国”。然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高考语文复习:《人民日报》教你评论“负面素材”.docx
-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2022年315晚会精选素材(关键词 、内幕、金句、标题、写作角度与时评).docx
- 2022届广东省广州一模语文作文题评析.docx
- 2022年上海市高三一模《红楼梦》题型汇编.docx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docx
- 高考模拟作文升格练习指导:碰撞有“法”,成就精彩(附文题解析及原文+问题诊断+升格指导+升格文).docx
- 高考模拟作文升格练习指导:蛙鸣本无罪 投诉何太急.docx
- 高考英语备考专题复习:应用文练习(10练)含答案.docx
- 高考作文备考“平凡的生活,诗意的人生”主题素材解读.docx
- 高考作文备考写作训练:错位(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