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初中高中高考中考习题复习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课件教案学案练习答案
专题限时集训(一)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
(对应学生用书第143页)
(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黄冈联考)据《左传》记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端正民心的工具 B.凝聚家族的手段
C.维系等级的套路 D.齐家治国的方式
D [端正民心不能概括材料中“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故A项错误;凝聚家族也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意思,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礼”的积极方面,且题干也未反映出等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可知有利于“齐家”,根据材料中“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可知是“治国”,故D项正确。]
2.(2017·榆林一模)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这表明( )
【导学号
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的性质
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的基础
C.新来统治者遭到坚决反对
D.周朝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A [根据材料“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可知,作者认为实行分封需要有武力作后盾,故A项正确;B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坚决”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3.(2017·潍坊模拟)《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
A.源于自然法则 B.体现神权思想
C.强调等级对立 D.规范社会秩序
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礼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与秩序,因为和谐,万物能发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自然法则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神权思想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没有秩序,就会造成混乱,强调以“礼”来区别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调和“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礼乐制度的合法性和重要性,以此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规范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
4.(2017·晋中调研)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 )
【导学号
A.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
B.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
C.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
D.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
C [材料论述的是官僚政治的本质,与皇权至高无上无关,故A项错误;中央高度集权是官僚政治的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可知,官僚政治实质上是以国家或者人民利益为名义,随意侵夺人民权益,故C项正确;材料“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与D项表述矛盾,排除。]
5.(2017·石家庄质检)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
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A [材料中“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体现出秦朝借法家思想强化人伦秩序,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故A项正确;材料规定针对民众,而非职业官员,没有涉及秦朝官僚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整个社会的人伦秩序,而不仅仅是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由“端平法度,万物之纪”可知,秦朝是以法家思想而非儒家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的,故D项错误。]
6.(2017·安阳二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评。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B.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
C.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D.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D [根据材料“可对所评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