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荧光蛋白GFP
前言
2008年10月8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非和钱永健因发现和改造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奖。GFP大家都不陌生,细胞中散发着点点绿光,煞是好看。1962年被发现,1992年被克隆,中间隔了30年。而在最近十几年它才在生物界中被广泛应用。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分子细胞\钱永健希望更多中国青年投身基础研究_标清.mp4
第1页/共25页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市,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是日本化学家、海洋生物学。
1960年开始,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者约翰逊的邀请下,前往美国,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麻省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
下村修
第2页/共25页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61年,下村修等人从大量的多管水母属中分离了水母素及腔肠素。他们发现生物发光是由钙离子引发的。这项研究开展了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
1962年,他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下村修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能够放出蓝色的荧光。这是透过快速释放与水母素相互作用的钙离子(Ca2+)生成的。所放出的蓝光会被绿色荧光蛋白转变为绿光。水母素和绿色荧光蛋白都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第3页/共25页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平田义正与海萤
*弗兰克·约翰逊的邀请与星期五港
*80岁与20年博士后
下村修
美国星期五港
第4页/共25页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生于1947年,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
他获奖的主要贡献在于向人们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发光的遗传标签的作用,这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
马丁·查尔菲
(Martin Chalfie)
第5页/共25页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查尔菲的实验室用秀丽隐杆线虫来研究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这类线虫的发育、解剖、遗传和分子信息都很丰富,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和多元的支持。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秀丽线虫的表达。
马丁·查尔菲
(Martin Chalfie)
第6页/共25页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他与Tulle Hazelrigg结了婚。她后来加入了哥大。她允许他引用她在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Gene Expression上的未发表研究,条件是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煮咖啡、做饭、每晚倒垃圾。
马丁·查尔菲
(Martin Chalfie)
第7页/共25页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我国著名的钱氏家族的一员,美国生物化学家。
1994年起,钱永健开始研究GFP,改进GFP的发光强度,发光颜色(发明变种,多种不同颜色),发明更多应用方法,阐明发光原理。世界上应用的FP,多半是他发明的变种。他的专利有很多人用,有公司销售。
钱永健
第8页/共25页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我总是被色彩所吸引,”钱永健说,正是色彩,让他的工作更有趣,“当工作进展得不顺利时,因为色彩,我可以把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如果我天生是色盲,估计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了。”
钱永健
经钱永健改造后的各色荧光蛋白。
第9页/共25页
目录
绿色荧光蛋白简介
GFP应用前景
最新进展
第10页/共25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
GFP由23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6.9 kDa,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在蓝光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来源于水母的野生型GFP在395 nm和475 nm分别有主要和次要的激发峰,它的发射峰在509 nm,处于可见光谱的绿色区域(图1)。来源于海肾的GFP只在498 nm有单个激发峰。
第11页/共25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
GFP是典型的β桶形结构,包含β折叠和α螺旋,将荧光基团包含在其中(图2)。严密的桶形结构保护着荧光基团,防止它被周围环境淬灭。 GFP表达后折叠环化,在氧存在下,内部面向桶形的侧链诱导Ser65–Tyr66–Gly67三肽环化,导致荧光基团形成。
第12页/共25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
其蛋白性质极其稳定,易耐受高温处理,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不影响其荧光性质,并且无光漂白现象。如用酸、碱或盐酸胍处理,一旦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