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代盛衰户口
在中国古代社会,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劳动和土地是财富的源泉。
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协作和分工的发展,这要以一定数量和密度的劳动人口的存在为前提。
劳动人口又是统治者的兵力、徭役和税收的源泉。而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动乱程度、国家重大工程、内外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有关。
古代人口发展变化趋势中国古代人口从整体上来看是呈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按照不同历史时期来看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呈很大的波动性。
杜佑《通典》记载了从周朝到唐天宝年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情况,杜佑通过对这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上人口变化趋势研究,他认为古代人口大多都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死于战乱、暴君过渡使用民力和杀戮人民等使得人锐减。
杜佑同时也列举了在和平时期并且君主体恤民情,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人口会快速增长的例子。同时对封建统治者把人口锐减的原因归咎于农民起义的阶级偏见给予批判。
杜佑的《历代盛衰户口》同时记载了从西周周武王开始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历代主要帝王统治期间人口变化及历代帝王的统治政策。
在众多帝王统治期间人口变化及统治政策我们可以划分三类情况。
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修养生息,轻徭薄赋,勤俭节约的统治政策使得人口快速增长。开国初期各种争霸称王,连年征战造成社会动荡人口锐减。一个王朝统治中后期统治者骄奢淫逸,政治昏庸,滥用民力,引起社会起义,导致人口减少。杜佑具体举例说明古代人口变化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人口恢复和增长
周武王克商后推行无为而治,成王时期刑法搁置不用,天下太平,人口达到周朝鼎盛时期。
汉朝文帝、景帝时期修养生息、勤俭节约、轻徭薄赋,人口快速增长。昭宣中兴时期,停止战争、重视发展,人口有所发展。
宋武帝刘裕勤俭节约,重视人口展,到了宋文帝时期出现了“元嘉之治”的盛世,人口得以恢复和发展。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重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快速发展。这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贤明的君主采取以文以礼治天下,避免战乱,社会都达到繁荣发展,人口也就快速增长。
连年征战导致人口大量衰减
而周庄公十三年,天子式微,诸侯争霸,相互攻伐,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开展兼并战,无数士兵死于战乱,各国大肆屠杀降兵降将,伊阙之败,斩首二十四万;长平之战,流血漂橹。
楚汉争霸,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这场争霸战结束时,死伤百万人之多,可见一个王朝开辟前期需要多少尸骨来奠定这份基业。
三国时期,魏武据中原,蜀汉割巴蜀,孙吴系江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国之间相互攻伐,历经六十多年,最终西晋统一,可是动乱的社会也使得人口减少。
西晋短暂的统一后进入了分裂,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的东晋统治基本稳定,可是北方朝代不断更迭,战乱不止,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大量减少,到公元581年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战乱。
治者的昏庸无道,残暴同治,导致社会黑暗动荡也是人口减少。
周厉王、周幽王统治昏庸,荒淫无道,不恤民情,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难以安居乐业,人口数量较周朝前期人口有所减少。
秦朝嬴政性情残暴,过渡征用民力,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北筑长城,南征北越,修直道,建阿房宫,修骊山墓等,征用了大量民力,征用的劳力十有八九都死在这些工程中,导致全国人口迅速锐减及秦国的快速灭亡。
汉武帝之前经过“文景之治”,全国民力财力都十分盛。但武帝喜穷兵黩武,几次远征凶奴,导致国库空虚,可用劳动力大大减少,全国总人口也随之减少。
东汉桓灵二帝时期,亲小人,远贤臣,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最终爆发“黄巾起义”,导致天下大乱。混乱的社会直接导致社会人口的减少。
隋朝隋炀帝时期,实行酷政,修建大运河,并多次组织南游,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严酷的政治统治也使得全国人口的减少。
纵观这段历史不难看出历代人口盛衰和社会动乱程度、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及国家重大工程修建等因素有关。而不是封建统治者为美化自己的统治,把人口的减少归咎于农民起义,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都是由于统治者的荒淫无道,统治黑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得不揭竿而起。
杜佑《通典》中也暗示了统治者应该为政以德,体恤民情,多反思自己的统治。通过杜佑《通典》不难看出古代对于人口变化的重视,毕竟百姓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当今社会发展也需要合理的人口数量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因而做好人口普查和统计是关乎国之大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