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 粗饲料.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七章 粗 饲 料 根据前述国际饲料分类原则,粗饲料(roughage)是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 %,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壳、荚、秸、秧、藤)、树叶、糟渣类等。粗饲料的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可达25 %~45 %,可消化营养成分含量较低,有机物消化率在70 %以下,质地较粗硬,适口性差。不同类型的粗饲料,粗纤维的组成不一,但大多数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多糖醛和硅酸盐等组成,其组成比例又常以植物生长阶段变化而不同。虽然粗饲料消化率低,但它是各种家畜不可缺少的原料,不仅是草食家畜不可缺少的饲料种类,同时对单胃动物也有促进肠胃蠕动和增强消化力的作用。 粗饲料来源广,数量大,主要来源是农作物秸秆秕壳,总量是粮食产量的1~4倍之多。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农作物秸杆产量达20多亿吨,我国每年产5.7亿t。野生的禾本科草本植物量更大。在这些无法为人食用的生物总量中,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在能源和氮源。因此,若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并运用于畜牧生产,必将获得巨大的生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如何开发利用这类饲料,是众多畜牧学家和动物养殖经营者都关注的问题。 第一节 青干草与草粉 在植物的生长季节,青草是放牧和舍饲最好的饲草。但在植物的非生长季节,由于天气寒冷,牧草的地上部分便枯萎死亡,遗留在地面上的枯草,其营养价值较夏秋青绿牧草下降60%~70%,特别是优良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其营养价值几乎损失殆尽;冬春季节舍饲期的草食家畜单依靠舍饲营养价值较低的秸秆,远满足不了畜禽的营养需要。无论是放牧还是舍饲的条件下的反刍动物,均上演着“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规律。因此,在夏秋牧草旺盛生长期,在为其调制青贮料的同时,应调制贮备好优质青干草供冬春季节利用。 优质草粉是近几年新兴起的配合饲料的重要原料,在畜禽尤其是单胃畜禽养殖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要求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 一、青干草调制原理与方法 青干草(green hay)是将牧草及禾谷类作物在质量和产量最好的时期刈割,经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成长期保存的饲草。青干草可常年供家畜饲用。优质的干草,颜色青绿,气味芳香,质地柔松,叶片不脱落或脱落很少,绝大部分的蛋白质和脂肪、矿物质、维生素被保存下来,是家畜冬季和早春不可少的饲草。 调制青干草,方法简便,成本低,便于长期大量贮藏,在畜禽饲养上有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牧草的刈割、搂草、打捆机械化,青干草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青干草是草食家畜所必备的饲草,是秸秆等不可替代的饲料种类,不同类型畜牧生产实践表明,只有优质的青干草才能保证家畜的正常生长发育,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畜产品。 (一)青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在青草干燥调制过程中,草中的营养物质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一些有益的变化有利干草的保存,一些新的营养物质产生,一些营养物质被损失掉。结合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特点,干草的调制尽可能地向有益方面发展。为了减少青干草的营养物质损失,在牧草刈割后,应该使牧草迅速脱水,促进植物细胞死亡,减少营养物质不必要的分解浪费。 ⒈牧草干燥水分散失的规律 正常生长的牧草水分含量为80 %左右,青干草达到能贮藏时的水分则为15 %~18 %,最多不得超过20 %,而干草粉水分含量13 %~15 %,为了获得这种含水量的青干草或干草粉,必须将植物体内的水分快速散失。刈割后的牧草散发水分过程大致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凋萎期,此时植物体内水分向外迅速散发,良好天气,经5 h~8 h左右,禾本科牧草含水量减少到40 %~50 %,豆科牧草减少到50 %~55 %。这一阶段从牧草植物体内散发的是游离于细胞间隙的自由水,散失水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大气含水量和空气流速,所以干燥、晴朗有微风的条件,能促使水分快速散失。 第二阶段:是植物细胞酶解作用为主的过程。这个阶段牧草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较慢,这是由于水分的散失由第一阶段的蒸腾作用为主,转为以角质层蒸发为主,而角质层有蜡质,阻挡了水分的散失。使牧草含水量由40 %~55 %降到18 %~20 %,需1~2 d。 为了使第二阶段水分快速散失,采取勤翻晒的办法。不同植物保水能力也不相同,豆科牧草比禾本科保水能力强,它的干燥速度比禾本科慢,这是由于豆科牧草含碳水化合物少,蛋白质多,影响了它的蓄水能力的缘故。另外,幼嫩的植物纤维素含量低,而蛋白质物质多,保水能力强,不易干燥,相对枯黄的植物则相反,易干燥。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水分散失也不相同,叶片的表面积大,气孔多,水分散失快,而茎杆水分散失慢,因此,在干燥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干燥方法,尽量使植物各个部位均匀干燥。 ⒉晒制过程中其它养分的变化 在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