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薄膜生长与薄膜结构
2
什么是薄膜:厚度小于 1 m 的膜
薄膜生长概述
薄膜形成主要过程有:吸附、扩散、凝结、成核、生长
第1页/共25页
3
吸附
按吸附作用力不同,将吸附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薄膜的形成过程
此外,物理吸附受温度影响小,受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细孔分布影响较大;而化学吸附受温度影响大,受表面化学性质影响大。
第2页/共25页
4
真空蒸发过程中吸附的位能曲线
吸附
薄膜的形成过程
第3页/共25页
5
表面扩散
薄膜的形成过程
吸附原子的表面扩散是凝结的必要条件 原子扩散——形成原子对——凝结
平均表面扩散时间、平均表面扩散距离
第4页/共25页
6
凝结
薄膜的形成过程
指吸附原子在基体表面上形成原子对以及其后的过程
薄膜制备时,要达到完全凝结的工艺设计原则:
• 提高淀积速率• 降低基片温度• 选用吸附能大的基片
第5页/共25页
7
形核与生长:三种主要模式
薄膜的形成过程
第6页/共25页
8
形核与生长: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
薄膜的形成过程
浸润性
晶格匹配度
表面能变化
第7页/共25页
9
形核与生长:物理过程
薄膜的形成过程
第8页/共25页
10
形核与生长:连续膜的形成阶段
薄膜的形成过程
第9页/共25页
11
连续膜的形成机制
形核初期形成的孤立核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长大,这过程中除了涉及吸纳单个的气相原子核表面吸附原子外,还涉及核心之间的相互吞并和联合的过程。
第10页/共25页
12
连续膜的形成机制
Ostwald吞并
驱动力:岛状结构的薄膜力图降低自身的表面自由能
结果:较大的核心不断长大,较小的核心最终消失
第11页/共25页
13
连续膜的形成机制
熔结
熔结过程主要是两个相互接触的核心相互吞并的过程。
驱动力:表面能的降低趋势
400 ℃下不同时间 MoS2 衬底上 Au 核心相互吞并过程
第12页/共25页
14
连续膜的形成机制
原子团迁移
在衬底上形成的原子团有时也具有相当的活动能力。
原子团的迁移由激活过程所驱使,激活能与原子团半径有关。原子团越小,激活能越低,原子团越容易迁移。
第13页/共25页
15
薄膜结构
晶带模型
Ts为衬底的温度
Tm为沉积物质的熔点
溅射薄膜组织的四种典型断面结构以及
衬底相对温度Ts/Tm和溅射气压对薄膜组织的影响
第14页/共25页
16
薄膜结构
晶带模型
蒸发方法制备的薄膜与溅射薄膜的组织相似,也可被相应地划分为四个晶带。下图是蒸发法制备的金属薄膜组织形态随衬底相对温度的变化情况。
第15页/共25页
17
薄膜结构
纤维状模型
在衬底温度合适的情况下,不同沉积方法制备的薄膜均呈现典型的纤维状生长组织。
原因是:原子扩散能力有限,大量晶核竞争生长。这时,原子入射到薄膜表面之后,未经过表面扩散就被后沉积来的原子掩埋了。
纤维状组织的一个特性是纤维的生长方向与粒子的入射方向近似地满足:
第16页/共25页
18
薄膜结构
纤维状模型
右图:计算机模拟得出的Ni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纤维状生长过程
第17页/共25页
19
薄膜的基本性质
导电性
第18页/共25页
20
薄膜的基本性质
密度
一般情况下,薄膜的密度比整块材料的密度低。
在10-3 Pa下蒸镀的铬膜的膜厚与密度的关系
第19页/共25页
21
薄膜的基本性质
经时变化
由制备薄膜的过程中,急速冷却造成薄膜内部存在的各种缺陷变形导致;且膜越薄,经过一定时间后变化越大。
Au蒸镀薄膜的电阻率和膜厚的经时变化
第20页/共25页
22
薄膜的基本性质
电介质膜
电介质多数是化合物,如石油、云母、陶瓷、橡胶;在薄膜制备过程中,这些化合物可能发生变化,如解离、气化等。
热处理后,各不同方法制备的石英膜的红外吸收几乎相同说明:组成成分大致相同,构造上有差异。
第21页/共25页
23
薄膜的粘附力和内应力
附着
提高粘附力的途径:
清洁基底表面
提高基底温度
制造中间过渡层
活化基底表面
热处理消除应力
晶格匹配
第22页/共25页
24
薄膜的粘附力和内应力
应力
第23页/共25页
25
习题
请分别叙述薄膜形成与生长的三种模式
简述薄膜形核与生长的物理过程
第24页/共25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六章 安徽土壤.ppt
- 质量功能展开(QFD)整套表格(含范例)-.xlsx VIP
- 地面固定信号机工艺信号设备检修作业课件.pptx VIP
- 2023-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版)专题02力的相互作用与受力分析含解析.docx VIP
- 动画概论第五章_现代动画的生产过程.ppt VIP
- 第3节+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教学课件)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中职类)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景观围墙施工技术方案1.docx VIP
- garp策略等待双击.pdf VIP
- Unit7 At weekends 大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英语上册(译林版三起).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