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高考文言文古文化常识选择题专项练习(共50题,附参考答案).doc

高中语文新高考文言文古文化常识选择题专项练习(共50题,附参考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8 新高考文言文古文化常识选择题专练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异学,指“儒释道”以外的其他学说、学派,涉及面广,对后世学说影响很大。 B.神宗,文中指北宋皇帝赵顼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的名号。 C.移疾,古时官员以生病为由请求朝廷准许自己归家休养,多为请求辞官的婉辞。 D.横渠先生,是对张载的尊称,古人有时以任职地、居住地等称其人来表示尊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封,北宋都城,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当时与东京洛阳相对,故又称西京。 B.幕府,因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指将帅办公之所,后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C.起复,指官员遭父母丧时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明清时指期满出而任职。 D.雩祀,古代祈雨的祭祀;舞雩与之相关,是求雨时举行的伴有乐舞的祭祀。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文言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唐尧之臣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管四方,故称四岳。 B.主稷:稷,一种谷物,百谷之长。主稷,文中是说弃是谷神,受时人信仰供奉;历代王朝祭祀稷神以祈丰收。 C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指在君主年幼不能亲自执政或其他原因不能临朝时,由其他人代行君主权力。 D.大理:掌司法及刑讼的官。秦时称廷尉,汉景帝中更名大理,其后二称同行。唐后各代均承前制设大理寺。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苍头,古时用来指以青巾裹头的军队,又指头发花白的老人,也用来代指奴仆,本文取第三种意思。 B.缗,原指穿铜钱的绳子,一缗钱即一串钱,俗称一贯、一吊,古时一缗钱一般是一千文。 C.丁卯,干支纪年法,丁居天干第四位,卯居地支第四位,按照推算,此处丁卯年应当是“南归罗浮”后四年。 D.羊跽乳,跽即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小羊羔跪着吃奶,旧时多用来隐喻子女对父母知感恩、明孝道。 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室,本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后指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古人房屋内部,前室后堂,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B.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人。因其时体犹未壮且比较年少,故又称“弱冠”。 C.石,计算重量的单位,也可作为官俸的计量单位,如《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的“三百石”即指薪俸。 D.儒生,通晓儒家经书的人,后泛指读书人,如《柳敬亭传》中“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的“儒生”即为泛指。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本指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B.三府:汉代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之为“三府”,后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党锢:文中指东汉灵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皇帝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 D.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行,即大行令,主管王朝对边陲部族的接待、交往等,文中王恢、李息先后担任此职。 B.和亲,常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政治联姻,文中指汉武帝与匈奴间的联姻。 C.高皇帝,大多是古代中国开国皇帝的庙号,也简称“高帝”,文中指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D.夷狄,古代分别称中国东方、北方少数民族为“夷”和“狄”,文中泛指四方少数民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掌管营造工程,为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工部尚书。 B.沟垒,战时的防御设施,指战壕与堡垒;浚沟垒,指深挖壕沟、高筑堡垒。 C.结婚,文中指男与女结为夫妻,成婚的晚上,男左女右束发共髻,故又名“结发”。 D.赠,古代大臣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的功绩对其先人或本人追封爵位官职。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诸生”是指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也可以包括在太学,即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B.“乡试”因其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第一名称为“解元”。 C.“进士及第”是赐给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录取的一甲三个人的称号,这三人经过三年的学习就可被授予官职。 D.“疏”是一种议论文体,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意见的文章,即上给皇帝的奏章,也称“奏疏”或“奏议”。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苑,又称上林苑,是古代中国园林建筑,始建于秦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