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导论 第三章 集成电路晶体管器件.ppt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导论 第三章 集成电路晶体管器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D/FD-SOI (a) 「部分耗尽型SOI器件」(英文:Partially Depleted SOI,PD-SOI) (b)「全耗尽型SOI器件」(英文:Fully Depleted SOI,FD-SOI)指顶层单晶硅薄层厚度小于等于50nm的SOI晶体管器件,当器件工作在饱和区时,源漏耗尽层厚度小于顶层薄层厚度。 FD-SOI-CMOS器件 n-阱 p衬底 p-阱 氧化物埋层(BOX) 栅极 沟道 n+ n+ p+ 氧化物埋层(BOX) 栅极 沟道 p+ p+ n+ 相对于传统的体CMOS,FD-SOI器件是利用介质隔离的,并且其体区是全部耗尽的,大幅降低了源极、漏极、衬底以及阱之间的寄生电容,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射频电路中。 绝缘体上硅器件的优势及挑战 e- e- (a) (b) 栅极G n+ n+ p-衬底 氧化物埋层(BOX) 栅极G n+ n+ p-衬底 优势:氧化物埋层降低了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大幅降低了会影响器件性能的漏电流;具有背面偏置能力和极好的晶体管匹配特性,没有闩锁效应,对外部辐射不敏感,还具有非常高的晶体管本征工作速度等; 挑战:存在一定的负面浮体效应;二氧化硅的热传导率远远低于硅的热传导率使它成为一个天然“热障” ,引起自加热效应;成本高昂。 目 录 晶体管器件概述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技术 绝缘体上晶体管技术 三维晶体管技术 其他类型晶体管器件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挑战 亚阈值泄漏电流不为零 「短沟道效应」(英文:Short Channel Effect,SCE)当MOS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小到可以和漏结及源结的耗尽层厚度相比拟时,会出现一些不同于长沟道MOS管特性的现象的总称。 关不上的水龙头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挑战 源极 漏极 栅极 亚阈泄漏 电流 衬底 栅致漏极泄漏 GIDL电流 栅泄漏 电流 VGS 0 NMOS PMOS ID VDS 0 VDS ~ 0 (a) (b) MOSFET中能够引发静态功耗的泄漏电流主要有: 源极到漏极的亚阈值泄漏电流、栅致漏极泄漏(GIDL)电流和栅极泄漏电流等 晶体管的演变 双栅(Double gate,DG)器件原理图 超薄体(Ultra thin body,UTB-SOI)SOI晶体管 体硅(Bulk)晶体管 背栅(Back gate) 鳍式栅(Fin)器件原理图 平面 → 立体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 「鳍式场效应管」(英文:FinFET)工艺技术,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按比例缩小到22nm时短沟道效应愈发严重,在美国DARPA资助下胡正明教授提出采用栅控制薄沟道的方法,其中通过高而薄的鳍式硅沟道,强化了栅极对沟道的控制。 FinFET之父胡正明教授 FinFET结构 单个Fin等效栅宽: Fin越来越瘦且越来越高 FinFET宽度只能是等效栅宽的整数倍 FinFET特征尺寸 FinFET特征尺寸为Fin的宽度 而不是沟道长度 栅极的发展趋势 三栅(Tri-gate,TG)FET 环栅(Gate all around,GAA)FET 环栅场效应晶体管 (a) 栅极G 硅 (b) 栅极G 硅 硅 「环栅场效应晶体管」(英文:GAAFET)技术的特点是实现了栅极对沟道的四面包裹,源极和漏极不再和基底接触,而是利用线状或者片状(平板状)的多个源极和漏极垂直于栅极横向放置,实现MOSFET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纳米线 纳米片 垂直型 平面型 互补场效应管 「互补场效应管」(英文:Complementary FET,CFET)一对或多对NFET和PFET纳米线或纳米片沟道垂直堆叠,NFET和PFET共用一个栅极作为信号输入端,共用一个漏极作为信号输出端,源极分别接地和供电电源的结构。 N P N P 目 录 晶体管器件概述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技术 绝缘体上晶体管技术 三维晶体管技术 其他类型晶体管器件 3.5其他类型晶体管器件 伴随着晶体管尺寸的减小,短沟道效应造成的漏电流问题严重限制了晶体管器件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人们基于新材料和新原理发展新型场效应晶体管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发展史: 1960 年 Anderson等人预言了异质结界面会有电子积累; 1969年 Easki和Tsu提出在禁带宽度不同的异质结结构中,离化的施主和自由电子是分离的,会提高电子迁移率; 1978年,R. Dingle等人首次在分子束外延生长的GaAs/AlGaAs超晶格结构中观察到了相当高的电子迁移率,并证明这种高电子迁移率存在于异质界面,这种二维导电电子体系被称为二维电子气(2-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DEG) 1980年,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制出GaAs/n-AlxGa1-x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