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家隧道竖井及联络道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晏家隧道竖井及联络道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UMPAGES \* Arabic 10 NUMPAGES \* Arabic 10 PAGE 2 晏家隧道竖井及联络道施工图设计说明 1 概述 本册设计内容 1)受业主委托,我司与重庆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共同承担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勘察设计任务。宴家隧道位于该路段的第2卷和第3卷内,其中第2卷隧道桩号范围K11+606~ K13+881(ZK11+606~ ZK13+882);第3卷隧道桩号范围K13+881~K16+066段(ZK13+882~K16+056)。 2)本册图纸为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工程晏家隧道竖井及联络道、主线隧道影响区段(ZK14+555~ZK14+609.25,YK14+584.766~YK14+603.266)土建设计图。 3)隧道通风、消防、供配电、照明、监控、预留预埋、预留洞室、防火门等设计详见《晏家隧道机电预留预埋》(第2卷 第三册 第一册)/《晏家隧道运营设施工程》(第3卷 第八册 第一至第四分册)。 4)竖井地表场坪及改路、地面风机房及附属设施(地面以上工程)等设计详见《晏家隧道运营设施工程》(第3卷 第八册 第五分册)。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1.2.1设计依据 1)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签订的设计合同; 2)《关于两江新区至长寿区快速通道方案设计(渝北、两江段)技术审查意见》(重庆市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4.28); 3)《关于两江新区至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方案设计(长寿)技术审查意见》(重庆市长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4.27); 4)《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工程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重庆市发改委,2021.05); 5)《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工程初步设计》(报批版,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2021.06); 6)《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渝建函[2021]?1122号,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08); 7)《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项目晏家隧道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2021年5月); 8)《晏家隧道地下水环境保护方案》(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2021.07)。 1.2.2主要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221-2015); 《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2010); 《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JTG 2232—2019)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 T 3310-2019);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15)《地下工程地质环境保护技术规范》(DBJ50/T-189-2014);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 1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 建质[2013]57号文); 18)《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渝建[2017]384号) 19)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 设计技术标准 1)隧道结构的耐久性:隧道主体结构按100年使用年限设计,可更换、修复构件设计使用年限30年。 2)地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按Ⅶ度构造设防 3)防水等级:二级 4)混凝土允许裂缝开展,结构最大允许裂缝宽度:0.2mm。 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1.4.1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及执行情况 1)设计排烟井分段排烟长度为2950m+1500m,2950m长度接近特长隧道长度,下阶段宜进一步通风井位,合理确定分段长度。 执行情况:本项目排烟井位选取依据排烟长度不大于3000m的原则,本次设计基于排烟效果、通风竖井长度、隧道平纵、所在区域地质情况、土建施工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井位。 2)通风井仅作为排烟井,下阶段宜进一步简化地下风机房的布置。 执行情况:根据意见,结合隧道井底工程地质条件,本次施工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