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人学习态度勤奋的成语.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描写古人学习态度勤奋的成语 篇一:描述古人刻苦学习的十个成语及故事 古代人勤劳而渴望学习成语 手不释卷 光武(刘秀)“说到军事,我不能放下它。” 释义“卷”指书。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书入了迷。故事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你应该读点书,增加你的才能。”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东西没有我多。我不想让你学习知识,只是想读一些古书,从中获得一些灵感。”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后笑着说:“你可以先读孙子、刘韬等兵法书,再读《左传》、《史记》等史书,这些书对以后带兵作战很有帮助。”孙权停顿了一下,说:“现在是你自己挤出来的时候了。过去,汉光武帝总是手里拿着一本书,在行军和战斗的紧张时刻不肯放下。你们年轻人应该鼓励自己多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资料来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附《蒋彪传》注 韦编三绝 春秋时期的书籍主要由竹子制成。他们把竹子劈成竹竿,称之为竹简。它们用火烘干,然后写在上面。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张竹简只能写一行字,从几十个到89个不等。一本书需要很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结实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织和连接才能阅读。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有很多竹简,所以它们有相当大的分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在这一点上,孔子谦恭地说:“如果我再活几年,我就能完全掌握《周易》的文字和质量。”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在墙上钻一个洞,以便从邻居家获得一些光线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读书。当时,书籍非常有价值。有书的人不会轻易把书借给别人。匡衡在农忙季节为富人做短期工作。他只要求他们把书借给他。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手里拿着白天读过的书。他背着背,突然看到东边墙上有一道亮光。他站起来,朝墙走去。原来邻居的光是从墙上的裂缝射进来的。于是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起一把刀,把墙上的缝隙扩大了。他聚集在一起,开始在光中阅读。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启蒙运动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刻苦学习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是孙京吊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京和苏秦读书的故事中,成语“吊梁捅股”是用来形容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他们努力学习的方式不需要遵循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