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基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学而知之 古人从人性出发解释学习:  孔子从人性中出发提出学而知之  孟子从人性善出发提出学而为善  荀子从人性恶出发提出学而去恶 第三十页,共七十页。 ? 2、有教无类 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孟子主张设为痒序学校以教育之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页。 ? 3、百年树人 管仲提出“一年树木,百年树人” 王安石讲“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人才”。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页。 ? 4、学无止境 孔子:子入太庙,每事问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荀子:学不可以已 学止乎没而后止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页。 ? 5、因材施教 孔子: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颜渊、仲弓、司马牛向孔子问“仁” 孟子: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页。 ? (三 )中国古代的选人思想 1、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 2、突出个性的选人思路 3、以礼招才的选人方法 4、注重课考的选任策略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页。 ? 1、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 (1)德才的重要性 (2)德的内容 (3)德才的关系 (4)选人要注重审查三个问题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页。 ? 2、突出个性的选人思路 孔子:君子不器也 墨子: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至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关于“马才”与“猴才”之争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页。 ? 3、以礼招才的选人方法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君之视臣以手足,则臣视君之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老子:“善用人者为之下” 管仲:“礼贤下士”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页。 ? 4、注重课考的选人策略 (1)课考是选人的重要环节 (2)课考的多种办法 (3)怎样荐举? 第三十九页,共七十页。 ? 诸葛亮:七观法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第四十页,共七十页。 ? 魏征:六观法 贵则观其所举, 富则观其所养, 居则观其所好, 习则观其所言, 穷则观其所不受, 贱则观其所不为。 第四十一页,共七十页。 ? (四)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1、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2、选贤任能,量才而用 3、慧眼识才,知人善任 4、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四十二页,共七十页。 ? 1、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墨子:尚贤者,政之本也 唐太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司马光: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第四十三页,共七十页。 ? 2、选贤任能,量才而用 “贤德”的内涵 尚贤使能是一条重要原则 荀子:“无能不官”;“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 管仲:“察能授官” 第四十四页,共七十页。 ? 3、慧眼识才,知人善任 何谓“善任” 就是用人所长,切忌求全责备 怎样“善任”  (1)贵在知人 司马光:兴亡在知人 (2)用其所长 刘邦:善用三人得天下 (3)容其所短     第四十五页,共七十页。 ? 4、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管仲:“不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欧阳修:“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 例:曹操;洪秀全 第四十六页,共七十页。 ? (五)中国古代的管人思想 1、给人以求 以“礼”节欲 2、心制九窍 合理分工 3、刚柔相济 恩威并用 4、以身先之 以道御之 第四十七页,共七十页。 ? 1、给人以求 以“礼”节欲 (1)何为欲求? (2)正确认识欲求的含义 (3)欲求发展具有规律性 荀子提出“人生而有欲”,且有三条规律:“欲不可去”;“欲不可尽”;欲物 “相持而长” 管仲提出欲求发展有两个层次:“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王夫之提出四个层次:“盖凡声色、货利、权势、事功之可欲者,皆谓之欲” 第四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