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笔记整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笔记整理 泉州宋船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 1文献所见原始渡河工具 1.1文献所见原始渡河工具 1、匏/瓠 将葫芦抱着或挂在腰间渡河,称为腰舟 2、筏/桴(竹/木) 并木而渡 3、窽木/窬木 天然有洞浮在水上的木,独木舟许是受这启发 1.2禹贡所见的水路交通 洪荒时代,因大禹治水,引流而下,中国以大山和大川和河流划分为九个州(九州因此而来),州的区 分是靠大山和大川来区分的。往来中舟船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2绰墩山出土的渡河浮木 1961年南京博物院在昆山绰墩山发现【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聚落。 发掘时发现一块1.1*0.7*0.23的二针松木,一端垂直,一端是斜面(降低阻力)顶部有耳,可穿绳, 所用的延绳渡河法在今天的绰墩山一带仍有使用。 3我国古代舟船的遗迹 3.1舟船考古发掘 古代船舶运输基本要素:船体、(动力)桨 【桨:河姆渡时期】浙江嘉兴的钱山漾遗址、杭州的水田畈遗址、湖南澧县的城头山遗址都发现了桨。 虽说“有桨一定有船”,但河姆渡时期的船仍未见到。 【船:现知最早的船4000年前】青海乐都柳湾的齐家文化遗址发现4000年前船棺葬(福建江西四川 还有此风俗遗迹) 山东荣成曾出土(商周时期)双木纵向连结的独木舟;(宋代)木板船技术很发达,但民间也有独木舟 20世纪90年代杭州萧山县发现8000-75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独木舟,船体最宽达到70CM。烧 焦+石(石奔) 【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是荷兰独木舟,8300年前。】 我们在纵向和横向设计制造上都有源远流长的传统。 河姆渡文化时期舟船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3.2与古代舟船相关的出土文物 陶船(河姆渡);船型陶壶(陕西宝鸡);古岩画;甲骨文“舟”字(说明不是独木舟了,而是用板拼 起来的舟,甚至可能有隔舱了)。 4中国古船制造的原创性技术 4.1水密性 【“朕”船缝的意思】 1、船板接缝:麻绒——油灰——桐油2、木板连接:打孔——铁片——木楔——铅水; 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三艘木船解决了方料对接问题 4.2水密隔舱【中国最早发明】 《艺文类聚》证明公元400年左右已经有8个水密隔舱的船只 《宋会要辑稿》说明宋代有11个水密隔舱船只 马可波罗见到13隔舱 作用:1、防漏水;2、隔舱板也起到了横向加强作用 4.3舵【掌握方向】 最早出现在东汉,欧洲12世纪才出现 4.4橹【动力桨】 装在船尾,相当于桨的大叶面,一橹三桨。 4.5帆【利用自然风调节风向】 阿拉伯人最早出现风帆三角型 西欧13世纪改为横帆 中国人配合舵使用纵帆船使八面风 帆数为4或6,主桅杆长度不超过船身长度,是船身的49/50。副桅杆为主桅杆的8/10。 人字桅可活动,通过桥洞时可拔销放桅杆。 4.6桅杆 (清明上河图)人字桅可活动,通过桥洞时可拔销放桅杆。 4.7船型 长江口分界北方海洋多沙滩南方多礁石 北船平底,称为沙船。 南船V底,称为福船。上平如横,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前进也。 造船的仿生学原理:西方仿鱼,最宽在中间略靠前,两边较窄。中国仿水鸟,最宽在中间略靠后,两 边较窄。 4.8锚与太平篮【减速】 锚又叫锭,发现于河姆渡时期的石碇。 最晚于宋代发明太平篮,用于减速及预防突发事件。 5泉州宋船的基本情况 发现于后渚港,存于开元寺,V字型福船,逐层加宽,最大的特点:龙骨,前龙骨后龙骨用松木连接 6宋船上的遗物 货物14大类,69项,4700斤,香料、药材,用丝绸换; 判断年代: (1)保寿孔,北斗七星状,装有13枚铜钱,都是北宋的(星象说) (2)看到船板残破,但专家认为很新,因为钉孔整齐无撤换痕迹 (3)清理货物发现竹子/木头做的签,有一二十支签上面写着一个字就是“幹”。这个“幹”应该是幹 办官的简称。由于南宋以后到了元朝这个幹办官再也没有了,元朝没有这个官。所以断定这个船应该是宋 代的 (4)船沉积的海相表明年代和南宋那个时候相关 (5)V型设计长宽比很小,类似椭圆,是宋代泉州船只的特点 综上认为是南宋的,因为触礁

文档评论(0)

学海驾舟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