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0
四川南充西河流域“蛴蟆节”文化调查及研究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09级对外汉语专业
学生 指导老师
内容摘要: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除去春节、中秋、端午等此类大的共通的节日,在中国的各省市地区都有属于自己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富有当地特色,依托当地独有的历史背景及经济文化所产生并传承下来的节日最富有亲切感和乡土味,而它对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及一系列具体的民风民俗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论文的选题我便定在了对家乡所特有的一个节日“蛴蟆节”进行研究。它在四川南充西河流域已经延续了三百多年,带着当地人民消灾祈福的美好祝愿,“蛴蟆节”至今仍然是这一地区十分重要的节日吉庆,非常具有当地特色和浓浓乡土情。
而在“蛴蟆节”的热闹节日氛围之下,它的来源、含义以及未来发展都成了我探究的对象。它虽存在已久,却并不出名,但作为川东北地区特色传统节日,其蕴含的民俗价值不可忽视,故对其展开调查详解,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家乡传统节日的发展出小小一份力。
英文摘要:In this thesis I will be in a festival which is peculiar to the hometown QiMa festival” research. It in the Sichuan Nanchong River Basin has lasted for more than 300 years, With the local peoples misfortunes and best wishes, QiMa festival” is still very important in this area. very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 hope tha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can
关键词:蛴蟆节 传统节日 家乡文化 年轻人 传承 发展
目录
TOC \o 1-3 \h \z \u 引言 1
一、“蛴蟆节”的前世今生 1
1、“蛴蟆节”来历与举办过程 1
2、“蛴蟆节”在当代的发展情况 3
二、“蛴蟆节”发展过程中的传承思考 4
1、“蛴蟆节”在当下发展遭遇的尴尬境况 4
2、“蛴蟆节”获得良好生存态势的发展之道 6
三、“蛤蟆节”的未来与当地年轻人对自己家乡文化是否认同并喜爱密切相关 7
结论 9
PAGE 21
引言
在四川东北部南充市西河流域地区,“蛴蟆节”这一当地特有的传统节日至今已存在三百余年。西河又称西充河,全长96公里,它起源于西充县青狮乡苦竹桠村,流经西充县城、莲池乡、溁溪镇、共兴镇、南充顺庆等地,最终在南充汇入嘉陵江。而也就是在它所经过的这些地区,孕育出了非常具有当地特色和浓郁川北民俗风情的“蛴蟆节”。
我想研究这一传统民俗节日也因为“蛴蟆节”目前属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知名度在此区域之外并不高,研究情况多记录于地方县志或者当地民俗爱好者的撰文。随着这几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提倡和重视,各地许多民俗活动开始受到关注。在西河流域,也有不少新闻记者会在“蛴蟆节”当天前往采访,不过相关报道多限于发表在省内地区网站或者报章杂志上,并无太高的宣传关注度。它存在已久,每到节日期间热闹非凡,也很有它自己的娱乐性,但其实仍然处于“不知名”状态,非当地人民不能全面了解,我希望能借这次调查让身边的老师同学可以对它有个基本了解和认识,从而为促进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一份力。
一、“蛴蟆节”的前世今生
1、“蛴蟆节”来历与举办过程
在西河流域,每到正月十四,便是“蛴蟆节”的热闹登场之际,当地居民以及周边的人们都会自发参与到“蛴蟆节”中来,为来年消灾祈福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欢乐喜庆。而正月十四在此区域的重要性大大高于其他地方的元宵节(尤其在西充县片区),因为期间的各种民俗活动多于正月十四的晚上举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蛴蟆节”,所以当地人们重视正月十四更胜于元宵节。有意思的是正月十四在西充又被人称作“十四一”,标准来说应为“十四夜”,但因西充方言中,只有yi而没有ye,所以,西充人说的“十四夜”在听觉上完全成了“十四一”。 西充县政协文史委员会:《西充民俗》,西新出内(2012)第007号,南充市高坪腾飞印制有限公司,第168页包括“蛴蟆节”的发音,其实“蛴蟆”就是“蛤蟆”(有的也指野生青蛙)只不过因为该区域当地人的方言土语,将ha发音为qi,(“蛴”为金龟子幼虫,吃农作物的根,是为害虫,这与“蛴蟆节”送“蛴蟆瘟”的性质不谋而合)许多当地人在写这一词语时也将其直接写为“蛴蟆节”,所以为了尊重这一本土民俗活动,故写作“蛴蟆”
西充县政协文史委员会:《西充民俗》,西新出内(2012)第007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