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古诗词感情类试题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docx

中考语文 古诗词感情类试题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 古诗词感情类试题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 “诗言志,歌咏情。”只有正确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分析其社会意义,切实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因此,为落实语文新课标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中考诗词鉴赏题的必考点。命题形式,基本以主观题为主。 题型小汇 题型一:本诗或某句、某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二: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题型三: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注: 题型三多出现间接考查,往往借助分析诗中的形象(人、景、物)、用词的准确、表达技巧等,涉及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考查和理解。 兵法示例 兵法一:借题目,辨感情 有的题目直接点明了诗词的感情基调,如《春夜喜雨》一“喜”字就奠定了全诗喜悦的感情基调;有的则直接表明了诗词的题材和类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送”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自然表达惜别之情。所以,不少诗歌的题目对思想感情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例1.(2021·江西卷)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古诗词中,有一类叫咏物诗,往往借对某一事物的咏叹,以寄托作者的感情。此诗可谓代表:前两句侧重描写,一“刺”一“出”,其蓬勃的生命力、昂扬的战斗力势不可当;后两句侧重议论,对“时人”的不满和讽刺溢于言表。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表达了诗人因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之情。 【答案】 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兵法二:借句意,明感情 有些诗词意思相对较直白,甚至出现一些抒情或议论性的句子,通过直接翻译,即可揣度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情语”常出现的位置,多在标题、开头或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部分也会出现。 例2.(2021·四川广安卷)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文天祥的诗歌大多直抒胸臆,能够以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感情。此诗尾联如果直译的话,可译为“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饿死殉国,决不投降,斩钉截铁,大义凛然,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正气。 【答案】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兵法三:借画面,悟感情 如果说兵法二主要针对诗人情感呈显性的诗词,那么兵法三则要解决一些间接抒情的诗句。古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因此,可仔细阅读作品中的写景句,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勾勒出什么画面,属于什么色调,渲染出什么氛围,它们与要表达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关联。 例3.(2021·四川自贡卷) 江村①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 【注】 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流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 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 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 本题命题人设置了两问,意在帮助考生组织答案。根据“堂上燕”“自去自来”“水中鸥”“相亲相近”可推,此联描绘了夏日江村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画面怡人,色调明丽,令人赏心悦目。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中,一种自由融洽、乐群适性的意趣油然而生。 【答案】 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的情感。 兵法四:借字眼,捋感情 所谓字眼,是指诗词中最能體现、点明或暗示思想感情的个别词语,或存在于诗词的中心句中,或直接出现在标题上,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春夜洛城闻笛》中“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只要抓住了“故园情”一语,就很容易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例4.(2021·山东枣庄卷)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 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 ③凫:野鸭。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如何把握本诗的思想感情?可借助字眼,抓关键词。字眼一“早行”,早出在外,人在旅途;字眼二“悲故乡”,悲思故乡,直接抒情;字眼三“杜陵梦”,即思乡之梦。所以,通过关键词语的梳理,不难发现这首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乡的羁旅孤寂之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