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中考语文考前古诗词鉴赏考题过关(九)(解析版)
——内容综合选择题
考题形式:要求学生对
考题形式:
要求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写作手法、主旨情感等进行整体把握,以纯选择题方式出现。这也是目前中考中出题率较高的题型。
解题步骤:
1.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
5.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
答题方法:
采用排除法、比较法等。
实题过关
实题过关
(一)临江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③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 ①此词写于靖康之乱后,作者避乱襄汉、湘湖所作。②午日:五月初五端午节。③节序:节令。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午日”点出特定时间,“天涯”暗示身经离乱的现实,以高亢之笔奠定了全词激越的感情基调。
B.“榴花”以下三句着力描绘端午节景致,火红的石榴不如美丽女子的舞裙,似乎与思乡相连,流露出词人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C.全词以祭奠始以祭奠终,两次写“花”,自有吐语清新幽雅的感伤之风。
D.下阕感怀身世,不禁流露出词人深沉真挚的无限感慨,与开篇呼应,表达了词人满腔的爱国豪情。
【答案】C
【解析】 全词开阖自如,言语峻拔充满超旷豪迈之风。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歌罢”一句,在作者“高咏楚词”之后,以“满帘风”的意象烘托出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榴花”写端午节景色,寄寓了词人心怀乡愁之感。
C.“戎葵”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经历世事沧桑变故的词人至老不渝的爱国之心。
D.本词将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开阖自如,抒情在跌宕起伏中走向深沉感愤。
【答案】A
【解析】 “满帘风”的意象烘托的是词人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
(二)送人赴安西
岑 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①度陇头②。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注】 ①翩翩:形容轻捷地驰骋。②陇头:地名。
1.下面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友人跨上战马,勾勒出战士远行出征的英姿。
B.颔联从正、反两方面来肯定友人的思想,从而把友人的行为提到功名的高度。
C.颈联想象友人赴安西后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思念,这何尝不是诗人的情感流露呢?
D.尾联中既有对友人建功的祝愿,又有对友人早归的盼望。
【答案】B
【解析】 “从而把友人的行为提到功名的高度”表述有误,应是:把友人的行为提到爱国的高度。
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诗以“送”为线索,先写“送”的情景及原因,然后从友人和诗人两个方面写“送”的情怀。
B.诗中通过详细描写友人的行装,既点明了此行的性质,也使其形象增添了英雄之气。
C.诗中颈联运用了虚写的手法,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牵挂。
D.这首诗虽是送别诗,但是慷慨豪迈,丝毫不伤感。
【答案】B
【解析】 “诗中通过详细描写友人的行装”表述有误,诗人并没有对友人的行装进行详写,而仅就佩刀提了一笔。
(三)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
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项正确,“衡阳雁去”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pdf
-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10句简单深刻的哲理金句 解读与运用.docx
- 中考语文 古诗词感情类试题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docx
-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中考句子衔接试题例析及演练.docx
-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充实文章内容的3个技巧.docx
- 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2022年广东各地市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x
- 湖北省黄冈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pdf
- 湖北省黄冈市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docx
- 回归教材重难点 名著阅读-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回归教材重难点 文学文化常识-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内容综合选择题—2022中考语文考前古诗词鉴赏考题过关(原卷版).docx
-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市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x
- 文学类文本阅读(原卷版)-2022年广东各地市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x
- 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202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docx
- 文学文化常识(原卷版)-202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docx
- 艺术形象题—2022中考语文考前古诗词鉴赏考题过关(解析版).docx
- 艺术形象题—2022中考语文考前古诗词鉴赏考题过关(原卷版).docx
- 浙江省瑞安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2.4.docx
- 字音、字形(解析版)-2022年广东各地市各区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x
- 字音、字形(原卷版)-2022年广东各地市各区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