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ppt 《临江仙》 《定风波》 词赏析 苏轼词欣赏 1、临江仙 2、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和《定风波》都作于苏轼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时期,即被贬黄州期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在乌台诗案谪贬黄州后,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临江仙》一词便记载了他的这种旷达和恬淡。 ① 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作于黄州。临皋,即临皋亭,长江边的水驿官亭,在黄州朝宗门外。作者元丰三年 由定惠院移居于此。 ② 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并取以为号。③ 恨,感到缺憾。营营,为名利所纷扰。 ④ 夜阑,夜深縠(hu阳平),有皱纹的纱。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波纹 词以夜饮醉归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见是一醉方休之畅饮。“仿佛”二字,刻画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写回寓所门前驻足叩门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 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下片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象征词人此际宁静超然的心境,并引发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 苏 轼 与 北 宋 词(2) 一、北宋词总论: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承袭“花间”余绪 柳永 开拓了词的形势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二、宋词的两大流派 —婉约派与豪放派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一)婉约词 是指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在表情达意时崇尚含蓄蕴藉,修辞委婉、表情柔腻,风格绮丽。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 婉约词出现较早,从唐五代以温庭筠(“花间词”鼻祖)为代表的花间词派开始,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与欧、晏同时的柳永,虽在词的表现方法上大有改进,但仍未脱离婉约风格。之后,又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继起。 1、婉约词的主要表现内容及特点 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