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学的发展.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成药学的发展;;;二、 汉、唐时期 ??? 1.汉代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方书之祖。该书后又改编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前者收方112首,成药11种,后者收方258首,成药50余种,如理中丸、肾气丸、鳖甲煎丸、乌梅丸、麻子仁丸等因其疗效确切,至今仍沿用。 脏器制剂等各种,并记载了成药制作方法和各种剂型应用,其中如蜜煎导法(用蜂蜜熬稠放凉,制成条状,纳入直肠以通便)、蛇床子散坐药等,都给后世以很大启发,并已发展成对应新药,如甘油栓、开塞露和灭滴灵外用片等。 另外首次记有以动物胶汁、炼蜜和淀粉作丸剂赋形剂。;著名外科鼻祖华佗首创麻醉之药“麻沸汤”。 魏伯阳炼丹专著《周易参同契》,被世界公认为炼丹术和化学发展前身,是制药化学之祖,对推进中药丹剂应用和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收载成方101首,其中成药过半,在配方、制作方法上也有新发展,并首先使用“成药”这一术语。如羊肝丸,用羊肝配黄连治疗目疾,既能养肝,又能泻火,明目之功甚佳,是最早应用脏器疗法实例之一。 书中记载剂型有铅硬膏、蜡丸、锭剂、条剂、炙剂、熨剂、饼剂等。 陶弘景在所著《本草经集注》中,收载药品730种,剂型有汤剂、酒剂、丸剂、膏剂等,在“合药分科治法”项中,曾指出药品产地和采治之法与其疗效有亲密关系,并考证了药品度量衡,对于配制药剂时质量确保和疗效提升有一定作用。 ;;三、 宋、金、元时期 ??? 1. 宋代。这个时期,方剂有很大发展,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都是规模宏大方书,其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国家设置太医局熟药所,配制成药处方,由陈师文等修定成书。所载成药至今沿用于临床。如牛黄清心丸、藿香正气散(丸)、逍遥散(丸)、平胃散、局方至宝丹等。 ??? 钱仲阳著《小儿药证直诀》,由金匮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地黄丸,另立新方。成为滋补肾阴传统成药,后世在地黄丸基础上,加减改变很多成药,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都气丸、左慈丸等。;;;四、 明、清时期 ??? 方剂???有了很大发展,不但表现了著作庞大,方书众多,而且也表现了对理、法、方、药研究。 ??? 1. 明代 如王肯堂著《证治准绳》,特点是按证列方,其中所载成药,有沿用至今,如小儿羌活丸、小儿健脾丸、五子衍宗丸、连翘败毒丸等。张景岳著《景岳全书》,以八阵分类,所载一些成药,均为当前临床常见有效品种。在肾气丸、地黄丸基础上,又拟补肾阳右归丸、补肾阴左归丸,其它如女金丹、全鹿丸、天麻丸、河车大造丸、八珍益母丸等。陈实功为外科教授,著有《外科正宗》。创制了很多外科成药,如保安万灵丹、蝉酥丸、银粉散、生肌散、如意金黄散等。其它如龚信著《古今医鉴》载有二母宁嗽丸、启脾丸、混元丹等;龚云林著《寿世保元》载有五福化毒丹、艾附暖宫丸、铁笛丸等。;;鸦片战争后,西药不停传入中国,大西药房兴起,经营西药,规模庞大。而中成药生产多在药店,前店后坊,设备简单,加工技术落后,产量低,处于竞争劣势。 但因为中成药特有疗效,深得国人信任,它生产和应用依然有一定迟缓发展。 北京同仁堂有上百种名牌产品如安宫牛黄丸、华佗再造丸、苏合香丸、大活络丸等中成药。 武汉叶开泰以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等著名。 杭州胡庆堂刊有《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载丸、散、膏、丹、酒、露等成方400余种。 安徽芜湖市张恒春药店,始创于清代嘉庆年间,民国初鼎盛时期张恒春药店后堂能够生产汤、煎、饮、丸、丹、散等20各种剂型中成药,市场垄断江淮,辐射全国,与以上3家并称为全国中药界“三块半招牌”之“半块”而名极一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成药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中成药科研、生产、经营和教育专业机构,中成药研究、生产等各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就科研而言,不论是中成药方剂,中药传统剂型理论,中药新剂型、新制剂、新辅料、新工艺、新技术,还是中成药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等都取得了显著结果。 ;(一)中成药方剂搜集与整理 1963年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第一次收载中成药197种,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中成药分别为270种、208种、275种、398种、456种。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在年版基础上增加中成药86种。 ;(二)中成药传统剂型改进 丸剂改制成片剂(如银翘解毒片)、口服液(如杞菊地黄口服液)、颗粒剂(如银翘解毒冲剂)、酊剂(如藿香正气水)、注射剂(如牛黄清脑注射液)、滴丸剂(如苏冰滴丸)、气雾剂(如宽胸气雾剂)等; 汤剂改制成颗粒剂(如五苓散冲剂)、口服液(如四逆汤口服液)、糖浆剂(如养阴清肺糖浆)、注射剂(如生脉注射液)等。 或改变了给药路径,或缩小了服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