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十三章古代文化常识:礼仪制度.pptVIP

古代汉语第十三章古代文化常识:礼仪制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官员提拔 拔: 擢: 进: 加: 陟: 迁升、 迁授、 迁叙 3、官员调动 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 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贬官降职 1、 迁削、迁谪、左迁 2、放 3、出官 4、出 5、降职贬官、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4、官员其他专用名词 (1)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 骨,征拜尚书。 (2)下车:指官员刚刚到任工作。 衡下车治威严, 《张衡传》 (3)视事: (4)丁忧:古代官员为父母居丧守制 古人命名文集或诗集的方法 (1)以作者姓名命名 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 如《王右丞集》(王维)、 《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 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 如《聊斋志异》(蒲松龄) (5)以作者字、号命名 如《李太白全集》、《王子安集》(王勃)、《苏东坡全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如《樊川文集》(杜牧)、 《贾长沙集》(贾谊)、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 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 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祜集》(苏洵) 第一节 传统礼仪 1.节日礼仪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1.节日礼仪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四日或五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1.节日礼仪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1.节日礼仪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1.节日礼仪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